人教版《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pdf

人教版《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要学习,抓紧啦!

人教版《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记叙的顺序。

 3、学习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刻画人物的方法。

 4、理解重要词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刻画人物的方法。

 3、正确认识阿长性格中的缺点。

 4、对重要语句深刻含义的理解和主题深度的把握。

 【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针对教材的特点,尊重认知规律,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

为主体的课堂地位。可采用“导读法”;也可采用“整体感知

一重点的研读一揣摩迁移”三步走的模块式;也或采用学生

在教师指导下的讲讲、读读、议议的方法。

 2、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了解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

拾》,因为在初一时,我们已经学习了从中选出的一篇优美

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今天,我们再学一篇选自

《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阿长与

要学习,抓紧啦!

〈山海经〉》。

 二、解题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革命

家、文学家、思想家。《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情思隽

永、蕴涵深刻的佳作。在这篇文章里,鲁迅通过对幼时保

姆长妈妈以及她为我寻找《山海经》一书的有关情景的追

忆细腻而饶有风趣地表现了“我”对长妈妈的认识过程,赞颂

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怀念之情。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

 ⑴初读课文。

 要求:

 ①边读边给生字、生词作记号。

 ②给段落标上序号。

 ③用符号标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④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人物、思路、所写的事情等。

 ⑵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具体研习:

 ⑴明确目标。细读课文化,研习以下几个问题。

 ①文章选取了长妈妈哪些事情作为写作材料,这些材料

表现了长妈妈怎样的品格风貌?

 ②这些材料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的?

 ⑵学生研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研习,可以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要求将讨

论的要点写在书上相应的位置,并与原文相结合作评、

点、批、注。教师通过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注意

要学习,抓紧啦!

研习情况的信息反馈。

 ⑶研习效果反馈。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板书重点内容。)

 ①问题①:围绕长妈妈写了这样几件事:

 A、交待“阿长”的来历;

 B、阿长喜欢切切察察和她夏天的睡态;

 C、她懂得许多规矩;

 D、讲“长毛”的故事;

 E、给“我”买《山海经》。

 ②问题②(点拨提示内容):作者在安排材料时,是以

作者少年时代对长妈妈的感情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其变化

过程是“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这

种“层层剥笋”的方式,使长妈妈的形象在先抑后扬、对比映

衬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③问题③(点拨提示):文章围绕长妈妈选择了5个方

面的事情,又以感情变化为线索安排,使长妈妈的品格风

貌表现得非常突出。开头的第1、2段,作者以深厚的感

情和简练的笔法介绍了长妈妈的身份、地位、名字的来

历,旨在说明她是一个没有社会甚至连真实姓名也不为人

们所知的平凡劳动妇女。接着第3~5段,从“我不大佩服”

的感情角度,写了长妈妈喜欢“切切察察”和夏天在床间摆成

一个“大”字的睡态,刻画了她质朴而唠叨、略带粗野的性

格。第6~12段,着重从“我”的“不耐烦”去写长妈妈懂得

许多规矩,如说人死为“老掉了”,不能进死了人和生了孩子

的屋子等,文章述说这些“琐碎之至”的规矩,意在说明长妈

妈有着跟千百万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普通劳动者一样的特

要学习,抓紧啦!

点:质朴的品质和迷信的缺点。第13~18段:随着感

情的变化,作者又从“我”对长妈妈产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39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