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pdf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ìnjǐntìdìlìjì

泪尽()涕()泪蓟()北

juànjuǎnmómóunángxiāng

漫卷()诗书摩()天襄()

2.古诗综合回顾。

战争是古诗中经常提及的话题。同样是描写战争,王昌龄用

“”

,表现了戍边将士们视死如归的决心;陆游用

“”

,表达了自己心系国家却无力回天的感慨;而杜甫用

“”

,表达了自己听闻战争胜利后的狂喜。

3.根据提示填写诗句。

1

()在王昌龄的《从军行》中,描写环境渲染气氛的句子是:。形象地说

明了将士戌边的时间之长,边塞战斗频繁的句子是:。

2“”

()在《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意相反的诗句

是:。

3

()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中,采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山河的壮阔、雄奇的特

征的诗句是:。

4.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者是朝诗人。这首诗写的是他送别好友

的情景。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景中寄情。

②《送元二使安西》是代诗人所写。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为好友送

别时的情景,表达了之情。

5.背一背,写一写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渭城朝雨浥轻尘,。

②,西出阳关无故人。

7.下列诗句中下划线词语的意思有错误的一项是()。

A.遗民泪尽胡尘里(指遗留下来的人民)

B.五千仞岳上摩天(指华山)

C.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孩子)

D.青春作伴好还乡(指春天)

8.读《送元二使安西》,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诗的开头勾画了一个能增强离情别绪的环境——客舍,制造一种凄冷的氛围:春晨的细雨不

但润湿了飞尘,而且洗涤了旅舍旁的柳树,送别的人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氛围中分手了。

B.三、四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无比挂念心情。

C.第一句写雨,制造春寒料峭、凄清冷落的氛围,同时也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郁心情。

第二句写柳,雨后柳色虽然很美,但柳象征离别,陡然增加人们浓厚的离情别意。

D.这首诗能广为流传,主要是因为诗人所流露出的强烈而真实的哀伤悱恻之情,能引起人们的

共鸣,而其境界并不高。

9.猜一猜,选一选,想一想。(选做题)

在描写战争的诗词中,唐代的诗词多是表达出克敌制

文档评论(0)

138****33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