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检测卷一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doc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检测卷一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模块综合检测卷(一)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下表为世界某大河流域的数据统计表。读表,回答1~2题。

流域面积

230万km2

鱼类数量

43种

草原

3%

人口密集

1人/km2

耕地

2%

农田灌溉

10%

大城市

1座

已开发面积

1%

水电站

2座

1.该河流域大城市仅一座,大城市难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开发程度低,人口迁移拉力不足

B.资源贫乏,缺少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C.农业规模较大,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

D.工业化进程缓慢,城市环境问题严重

2.根据表格数据推测,该河流域发展的方向是()

A.开垦荒地,扩大农作物生产规模

B.向外迁移人口,控制开发规模

C.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造纸工业

D.保护生态环境,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解析:第1题,根据表格内容可知,该河流域人口密度很低,大城市只有一座。进而可得出该流域开发程度低,人口迁移拉力不足,大城市难以发展,A对。农业规模较小,C错。流域内森林资源状况、工业化发展状况及城市环境状况根据现有信息无法判断,B、D不选。第2题,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符合时代发展要求,D对。开垦荒地,扩大农作物生产规模,利用森林资源,发展造纸工业会破坏生态环境,A、C错。向外迁移人口,控制开发规模,不利于区域发展,B错。

答案:1.A2.D

读我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某年葡萄平均生产总成本及净收益统计图,完成3~4题。

3.与其他三省(自治区、直辖市)相比,云南葡萄种植的优势是()

A.生产效益好 B.上市时间早

C.种植面积大 D.种植成本低

4.上海市葡萄净收益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达,市场价格高 B.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C.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D.科技发达,技术水平高

解析:第3题,与其他三省(自治区、直辖市)相比,云南纬度低、热量充足,葡萄上市时间早。第4题,上海市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消费水平较高,葡萄市场需求量较大,葡萄不宜远距离运输,本地葡萄保鲜程度更好,市场价格高,故选A。

答案:3.B4.A

“卧城”即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也称睡城。其特点是与母城距离较近且位于通往母城的主要交通干线上。下图为某大城市的卫星城昼夜人口变化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四地最可能为“卧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关于“卧城”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型商场、专科医院等基础设施非常齐全

B.居民绝大多数为上班族

C.城内房租、房价相对较低

D.难以真正起到分散大城市人口规模的作用

解析:第5题,由材料可知,“卧城”又称为睡城,睡城人口昼少夜多,由图例可看出,乙地人口昼少夜多,最可能为“卧城”,故选B。第6题,“卧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由于缺乏如商业休闲、教育、娱乐、医疗等成熟区域功能的城市配套,房租、房价相对较低,人口虽大量入住,但局限于晚上休息,白天仍去往市中心上班,难以真正起到分散大城市人口规模的作用。故选A。

答案:5.B6.A

城镇化过程中,常住人口出现持续流失的城市称之为“收缩型城市”。“制度响应”是指当地政府针对社会经济状况采取的应对措施。下图为收缩型城市成因四种模式图。读图,完成7~8题。

7.20世纪五六十年代鲁尔区部分城市的衰落与图示四种模式类似的是()

A.模式Ⅰ B.模式Ⅱ

C.模式Ⅲ D.模式Ⅳ

8.关于四种收缩型城市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模式Ⅰ——城市等级下降

B.模式Ⅱ——交通拥堵改善

C.模式Ⅲ——服务范围扩大

D.模式Ⅳ——产业结构优化

解析:第7题,鲁尔区以中小城市为主,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煤炭和钢铁工业衰落,整个区域许多城市都出现了资本和人口向外转移的现象,与模式Ⅰ特征相似,因此20世纪五六十年代鲁尔区部分城市的衰落与模式Ⅰ类似;鲁尔区没有一个中心城市,因此与模式Ⅱ不同;鲁尔区的衰落不是当地政府针对社会经济状况采取的应对措施失败导致的,因此与模式Ⅲ不同;鲁尔区衰落不是由于附近大都市的崛起,吸引当地人口和资本而导致的,与模式Ⅳ不同。故选A。第8题,模式Ⅰ表示收缩型城市部分人口和资本向外转移,但其服务范围并没有多大变化,因此城市等级下降的可能性不大;模式Ⅱ表示部分人口和资本向周边新城、副中心和工业区转移,使得市中心的人口和产业压力减小,交通流量可能减小,因此交通拥堵改善;模式Ⅲ表示因制度响应失败导致社会经济状况变差,使得部分人口和资本向其他地区转移,当地对周边地区吸引力减小,因此服务范围不会扩大;模式Ⅳ表示大都市吸引中小城市的人口和资本,导致中小城市的收缩,劳动力和资本流失不利于当地产业结构优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xq9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