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人版初中地理七上第二章第3节《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优质课件 (共46张PPT).ppt

粤人版初中地理七上第二章第3节《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优质课件 (共46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粤人版初中地理七上第二章第3节《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优质课件(共46张PPT)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实际坡度的陡缓2、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单位:米)判断地势高低3:根据等高线的不同形状判断山地地形部位【知识小结】(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与应用(1)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知识之窗】(2)确定铁路、公路线。一般情况下,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遵行沿等高线修筑的原则。(3)农业生产布局: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因地制宜来选择农业的布局。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与应用信丰县九渡中学梁呈祥请您欣赏图片欣赏图片欣赏请您欣赏请您欣赏请您欣赏赏一赏请您欣赏请您欣赏请您欣赏观后感:同学们欣赏完美丽的图片后有什么感想呢?九渡中学梁呈祥第三章第二节等高线与地形图那么怎么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呢?我量的甲山高1000米海平面我量的甲山却是高1500米问题探究地面上高低起伏的辨认方法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三.分层设色地形图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单位:米)甲地的海拔高度乙地的海拔高度甲相对与乙的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地面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注:(相对高度=海拔高-海拔低)注:地图上出现的高度一般情况下都是海拔。【知识之窗】【实践检验】甲山的海拔为米,丁山的海拔为米,甲山相对丁山的相对高度为米。150010001500-1000=500海平面【知识小结】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单位:米)2.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地面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海拔高-海拔低)返回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等高线1、什么是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曲线,就是等高线。【知识窗口】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100100100100300300300300300300300300300400400400400400400●●●●●●●●●●●●●●●●●●●●●●●●●●●●●●●●【你议我论】等高线有什么特点?【探究小结】等高线的特点1、是一条闭合的曲线。2、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其高度相同3、等高线互不相交(陡崖除外)4、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图上等高距相同(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即为等高距)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知识衔接】(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1、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实际坡度的陡缓①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②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讨论:小明和班上的同学去爬山春游。请你帮他们分析一下,该从哪一条线路上山最好?为什么?BAA坡度更缓【知识海洋】AB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省力。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费力。陡坡缓坡AB【知识应用】坡度与等高线的关系(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2、根据等高线的数值来判断地势高低。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单位:米)数值大,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海拔低,地势低。【知识殿堂】方法3:根据等高线的不同形状判断山地地形部位?【知识殿堂】山顶特点是: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中间高四周低山脊山脊的特点是:山坡上向上隆起的部位。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谷山谷的特点是:山坡上向下凹的部位。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鞍部的特点是:两山顶之间等高线不相连的地方陡崖陡崖的特点:等高线互相重合的部分B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A山坡上向上隆起的部位。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凸出。山顶山脊【学以致用】找对象看谁连的快山谷鞍部陡崖C垂直或近似垂直的陡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D山坡上向下凹的部位。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出E两个相邻山顶的中间部分。等高线不相连的地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从事办公室工作近二十年,长期与文字材料打交道,擅长讲话稿、报告、总结、计划等文案的撰写和修改。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