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地质学 第五章- 圈闭与油气藏.ppt

油田开发地质学 第五章- 圈闭与油气藏.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特点:两翼平缓,闭合高度较小,断层少,构造较完整。成因:与基底的差异升降活动有关。分布:相对稳定的地台内部坳陷和边缘坳陷中,常组成长垣或隆起带。典型实例:大庆长垣北部的萨尔图油田、沙特加瓦尔油田*一、构造油气藏—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萨尔图油田红岗子油田*1.3塑性拱张背斜油气藏成因:与地下柔性物质的活动有关。与上覆地层密度倒置、又受到不均衡压力作用所致塑性拱张背斜油气藏刺穿接触油气藏岩盐、泥质岩、石膏典型实例:江汉盆地王场油田、科威特布尔干油田特点:地层倾角上缓下陡。*江汉盆地王场油田一、构造油气藏—塑性拱张背斜油气藏*1.4披覆背斜油气藏:成因:与古地形突起和差异压实作用有关。特点:顶平翼稍陡、各圈闭的闭合高度下大上小,常反映古地形的形态。潜山、基岩、生物礁块典型实例:济阳坳陷的孤岛油田和孤东油田*一、构造油气藏—披覆背斜油气藏*分布:快速沉积的三角洲地区1.5滚动背斜油气藏成因:与同生断层的活动有关。边沉积边断裂的同沉积断层,又称生长正断层。下降盘明显厚于上升盘,上升盘地层近水平,而下降盘常伴有逆牵引构造(滚动背斜),构造幅度深陡浅缓。特点:小型宽缓不对称背斜、纵向上背斜高点顺断层有规律迁移,平面上沿断层呈串珠状分布。*坨庄-胜利村油田构造及横剖面图一、构造油气藏—滚动背斜油气藏*2、断层油气藏——储集层沿上倾方向受断层遮挡所形成的圈闭中的油气聚集。断层对油气藏的形成具有双重作用:遮挡物——封闭遮挡作用(封闭性)油气运移的通道——通道和破坏作用(开启性)(1)平面封闭性:断层线必须位于储层的上倾方向,且与储层顶面构造线或其岩性尖灭线相闭合。*同一套储层,两个油藏同一套储层,四个油藏同一套储层,一个油藏多套储层,同一油藏三、油气藏的概念请指出以上油藏剖面图中各有几个独立的油藏或油气藏?*四、油气藏的度量2、含油气面积3、油气藏高度1、含油气边界油、气、水的分布:三个术语:*1、含油气边界四、油气藏的度量外含油边界油水界面与油层顶面的交线→含油边界内含油边界油水界面与油层底面的交线→含水边界气顶边界油气界面与油层顶面的交线*四、油气藏的度量内(外)含油气面积内(外)含油边界所圈定的面积。对油藏而言,外含油面积也称含油面积含气面积气顶边界所圈定的面积。对于纯气藏,则为气水边界所圈定的面积。2、含油气面积*四、油气藏的度量油藏高度油水界面到油藏最高点的高程差,当有气顶时,则为油水界面与油气界面之间的高程差。气藏高度3、油气藏高度油气藏高度油气界面到油气藏最高点的高程差,对于纯气藏,则为气水界面与气藏最高点的高程差。油水界面到油气藏最高点的高程差。*油气聚集—油气在运移过程中,遇到圈闭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的过程。油气水密度、粘度不同天然气占据盆地中心周围(靠外)的最高位置圈闭,石油占据下方较低位置(盆地中心)的圈闭。常见的油气聚集五、油气聚集(P164)*2.油气差异聚集原理—系列背斜圈闭中油气水的分布1.单一圈闭中的油气聚集——以背斜圈闭为例发育在区域均斜背景上,溢出点依次增高的一系列相互连通的背斜圈闭。油气差异聚集*静水压力条件下,同一渗透层相连圈闭的溢出点海拔依次递增,且没有局部支流运移和溶解气体的影响,当油气源充足、盖层封闭能力足够大时,气体将占据低部靠油气源近的圈闭聚集成气藏,然后向上在高部位的圈闭中依次聚集,渐变为油气藏、油藏。气藏→油气藏→油藏→空圈闭*油气差异聚集实例*第二节油气藏的形成条件*一、充足的油气来源—形成油气藏的物质基础*盆地盆地面积×104km2沉积岩系发育状况生油岩发育状况油气可采储量×108t(m3)特大油气田数时代厚度(m)体积×104km3时代岩性及厚度波斯湾240J、K、E、N为主5000-12000平均3000704.1J3、K2、E3、N1为主碳酸盐岩为主,最厚4000米,平均1000-1500米油:1231气:73万28个西西伯利亚230J、K为主最厚4000-8000平均2600600J3、K1为主泥岩(前三角洲),500-1000米油:138气:45万8个美国墨西哥湾110Mz、Kz最厚12000平均4000545

文档评论(0)

一壶清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