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300字7篇.pdf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300字7篇.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300字7篇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300字1

七天假期,我们没有出去旅游,有较多时间。妈妈(她最爱美食)推荐我看《舌尖上的

中国》。

从纪录片中我解到,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民族多样,景观丰富的国家。因为有森

林、湖泊、高原、草原等各种景观,所以造就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食物原材料。人们

通过采集、捡拾、挖掘、捕捞,得到这自然的馈赠。

转眼到夏天,凌晨三点,卓玛和妈妈到云南香格里拉的原始森林里寻找松茸(只有在

无污染的地方才有)。卓玛突然在松针下找到一朵松茸,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卓玛说:

“一般走一公里的路,才能采到一朵松茸。”松茸从土里挖出来以后,必须要用松针盖好,

以防止菌丝的损坏,便于让松茸更好地继续生长。如果要挑松茸,就要看你挖的时候松茸

的伞盖有没有打开,如果打开的话,就不珍贵。在大城市的餐厅里,一碳烤松茸的

价格能达到1600元。

到冬天,吉林的查干湖上,已经结厚厚的冰层。今天的天气很好,收获也很大,

捕捞到满满一网鱼,但是你仔细观察,会发现网里都是大鱼,没有小鱼,那是因为网的

口径控制在六寸左右,即使有小鱼被捕捉到,也可以逃出去。这样就可以保证来年也会有

很大的收获。

在云南,人们用本地的矿盐腌制火腿;在两湖地区,人们在淤泥里采集莲藕;在海南,人

们出海捕捞海鱼,这就是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1/9

如果我们对自然保护得越好,自然给我们的馈赠就越多。我觉得我们保护自然环境可

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说:垃圾分类、节约用电、一水多用等),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

加美好!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300字2

今天,我打开电脑,看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我看第一集,叫做《自然

的馈赠》,看完以后,令我感慨万千,受益匪浅。

我一开始猜想,这不会是介绍一些山珍海味的纪录片吧,结果真是如此。我对于那些

美味佳肴并不感兴趣,但我却完完整整的把这集纪录片给看完,原因在于我看到美味

佳肴背后农民们付出的艰辛,那些镜头至今都令我难以忘怀。

片子开头介绍的是山茸,这是一种野生菌,实在很稀少,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每天

早上凌晨三点就要起床走山路,找山茸,在挖山茸的时候不能破坏山茸的根,小心翼翼地

将山茸取出,之后还要将土填上,让珍贵的山茸再度生长。那个小女孩说:“必须凌晨三点

就起来去找山茸,现在是雨季,山茸长比较好,特别多人去挖,晚就都被别人抢光。”

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艰苦的农民。

据说在市场上一碳烤山茸能卖到1600元左右,想一想,当你拿起菜单,一挥手,

财大气粗的喊道:“把最贵的都给我点上。”有没有想过美味背后是农民们起早贪黑的工作。

当你要走时看到桌上还有剩菜时,你是否想过这都是农民们每一滴汗水换来的成果。当你

在酒店里暴殄天物时,你是否理解农民找不到山茸时那绝望的心情。你们无视的剩菜是

农民们视如珍宝的食品,你们视如珍宝的金钱让农民们视如粪土。浪费是可耻的,浪费农

民们辛勤的汗水更为可耻,更为可耻的是浪费大自然的馈赠。别人在电视上看到这些美食

2/9

或许仅仅只是欣赏,而每个农民看到自己家乡的产物被播出来,那就不仅仅是一种欣赏,

更多的是自豪,这绝不亚于汪曾祺面对别人说起自己故乡的鸭蛋,因为纪录片记述的是他

们的辛苦,是他们不畏艰辛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的是美味佳肴,更是中国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300字3

舌尖上的故味,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和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

人秉承几千年的信仰,朴素而有力量。使人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几千年来,中国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域的辽阔造就各地饮食的差异。但即便

差异再大,饮食中也有一种味道是相似的,那就是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我想,很多人

看《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因为它使我们兴奋,流下口水,还是因为我们从各地的饮食

中“看”到家里的味道。在现在的中国,很多人都远离故土成为异乡之人,拥有几千个

味蕾的舌头,却顽强保存着来自儿时、来自故土的味觉记忆。这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6****70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