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捉泥鳅.ppt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班科学教案:捉泥鳅

汇报人:

2024-01-31

CATALOGUE

目录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与环境创设

教学过程与活动设计

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定

拓展延伸与家园共育建议

01

教学目标与要求

认识泥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泥鳅的生活环境。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捕捉泥鳅,并能够观察泥鳅的反应。

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如观察、记录、分析等。

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分享和交流,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

通过捕捉泥鳅的活动,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培养幼儿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学会关爱小动物。

激发幼儿对自然和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在活动前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随意跑动、推搡。

捕捉泥鳅时要注意防滑、防溺水等安全事项,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

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02

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泥鳅的外形特征

身体细长,呈圆筒形,头部较小,口下位,有须5对。体色通常为灰褐色,体侧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

泥鳅的生活习性

泥鳅属于底栖鱼类,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耐低氧,水温在10-30℃时均可正常生长。

用竹篾编成圆筒状笼子,笼口留有缝隙,笼内放入诱饵(如炒香的糠麸或动物内脏等),将笼子放入泥鳅活动的水域,泥鳅嗅到诱饵香味后会钻入笼内觅食,从而被捕获。

笼捕法

用聚乙烯网片做成网兜,将网兜放入泥鳅活动的水域,通过搅动水体使泥鳅受到惊吓而四处逃窜,部分泥鳅会撞入网兜内而被捕获。

网捕法

观察泥鳅的游动方式

泥鳅游动时身体呈波浪形摆动,前进速度较快。当遇到障碍物时,会迅速改变游动方向或钻入泥中躲避。

记录泥鳅的呼吸行为

泥鳅通过口和鳃进行呼吸,当水中溶氧量较低时,会游到水面附近呼吸空气。此时可以观察到泥鳅将头部露出水面,口部一张一合地吞咽空气。

观察泥鳅的摄食行为

泥鳅属于杂食性鱼类,以小型昆虫、浮游生物、植物碎屑等为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投喂鱼虫、蚯蚓、米糠等饲料。观察泥鳅摄食时可以记录其摄食速度、摄食量以及对不同饲料的偏好情况。

重点

01

掌握泥鳅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学会捕捉泥鳅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观察并记录泥鳅的行为活动。

难点

02

由于泥鳅身体细长且滑腻,捕捉时容易逃脱;同时泥鳅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观察其行为活动时需要耐心和细心。

解决策略

03

针对捕捉难点,可以采用多种捕捉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捕捉,提高捕捉效率;针对观察难点,可以通过设置观察记录表、拍摄视频等方式辅助观察记录泥鳅的行为活动。

03

教学准备与环境创设

泥鳅捕捉网

捉泥鳅手套

存放容器

观察工具

01

02

03

04

选择网眼适中、轻便易操作的捕捉网。

选用防滑、耐磨、保护手部的专用手套。

准备足够数量的塑料桶或水箱,用于临时存放捕捉到的泥鳅。

放大镜、显微镜等,用于观察泥鳅的细微特征。

选择水质清澈、泥鳅数量适中的自然水域作为考察场地。

在场地周围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幼儿活动安全。

根据幼儿人数和活动需求,合理规划场地布局,设置捕捉区、观察区等。

按照幼儿兴趣和意愿,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每组选出一位组长,负责协调组内成员的活动和分工。

制定详细的分工合作方案,明确每位成员的任务和职责,如负责捕捉、观察记录等。

01

02

04

活动前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强调注意事项和应急措施。

配备专职教师或保育员全程陪同,确保幼儿活动安全。

准备急救箱和常用药品,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对场地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如清理杂物、平整地面等。

03

04

教学过程与活动设计

03

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

询问幼儿是否见过泥鳅、在哪里见过等,引导幼儿回忆并分享自己的经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01

讲述泥鳅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向幼儿介绍泥鳅的生活环境,如池塘、河流等,并描述泥鳅的外形特征和习性,激发幼儿对泥鳅的兴趣。

02

展示泥鳅图片或实物

向幼儿展示泥鳅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泥鳅的外貌和特征。

1

2

3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备相应的工具和材料,让幼儿在小组内合作进行捉泥鳅活动。

分组进行捉泥鳅活动

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捕捉到的泥鳅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观察并记录泥鳅的特征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捉泥鳅方法,比较哪种方法更有效,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方法

总结捉泥鳅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捉泥鳅的方法和技巧,强调

文档评论(0)

smash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