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条的使用方法.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艾条的使用方法

2009年10月04日星期日20:19

陈艾条的使用方法

速祛寒湿法(全身熏艾条的方法)但限于成人使用。

方法和步骤如下:

1. 将生姜切成薄片,上锅蒸热、蒸软后待用。

2. 夏季用6—8根清艾条(冬天用8—10根),到文具商店买一个大夹子,夹住艾条,或用胶带将艾条捆成一排,点燃。

3. 将蒸好的姜片贴在后背上。点燃成排艾条,保持离姜片半寸到一寸的距离,上下慢慢移动。通常熏20-30分钟。当感到疼痛时可试着离远一些。在初熏时,有的人会感到很明显的烫、痛,那是因为经络不通,大量的热不能很快散掉,如果背后的经络是畅通的,即便整排艾条离后背很近也很少感到痛,只会有温暖舒适的感觉。熏完后拿掉姜片,如果姜片下的皮肤上是湿的,而且生姜片也是湿的,就说明身体内的寒湿重。而身体内寒湿少的人,在用大量的清艾条熏烤几十分钟后,生姜片应该是干脆的,皮肤上也是干爽的。

4. 在小腹及肚脐的周围都贴上姜片,上下熏20—40分钟。

5. 在双小腿的外侧、内侧,从脚踝至膝部上下、来回各熏10—20下。

6. 在双手臂外侧,外关穴的上下来回熏10—20下。

一般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全身艾熏后,因为艾灸的温热使血液循环加快,患者会感到全身温暖、舒适、放松,脸上及手上因寒湿重、经络淤堵造成的暗灰色就会有所减退,脸色会变得明快、有光泽一些。

全身熏艾条的方法活血明显,身体内血少的人熏后会出现胸闷、心慌、头晕等不适的感觉。所以,年纪大的以及有严重疾病的人都不适宜艾熏,特别是不能熏背部及腿,要熏只能熏小腹至肚脐的部位,熏的时候如果感觉不适,就要停止。身体虚弱的人每次熏的时间都要缩短,以无不适为限度。用做保健只能一个月熏一次。冬季是收藏的季节,最好不做全身的艾熏,只做腹部的艾熏为好。

身体寒湿重的人或身体比较虚弱的人,最好在熏艾条之前喝上一碗生姜、红枣、桂圆羹,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大红枣10粒,小红枣15粒(去核)+桂圆10粒(去核)+生姜片3片,加水煮15分钟后,放入粉碎机里加工成稀糊状,在熏艾条之前喝下,能快速补气血,并能明显增加身体的热量,这时再配合外部的熏艾条,身体内的寒湿很容易排出而又不伤身体。这种羹的热量很大,平时是不宜喝的,因为极易上火,而在熏艾条前喝下,其温热随着艾条的热力很快疏布到全身,

就不易出现上火的症状。

肝火旺而又寒湿重的人,我一般是先让病人吃下一条生泥鳅,再喝生姜、红枣、桂圆羹,最后再做全身的熏艾条,这样即祛了寒,又不会出现燥热的现象了。

因使用的艾条多,烟大,最好在厨房的抽油烟机旁边治疗,如果抽油烟机的抽烟效果不好,可以找块大一些的透明塑料布粘在抽油烟机上,再罩在熏的人的背上、腹部,这样烟就极易抽走了,还可以在家中的窗子上装一个排风扇,在窗下做,烟也能很快排出房间而不呛人,天热的时候就可以在阳台上熏或通风好的地方熏。记住:只要家中排烟效果不好时,就不要勉强去做了,因为艾叶扩张血管明显,呼吸进太多的烟味时,人会疲乏、无力。所以熏艾条时一定要在排烟效果好的地方操作,既能治疗疾病又不会因烟呛人给身体带来不适。

自我保健艾灸方法

1、延年益寿保健灸

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分组:第一组,关元、气海、左侧足三里;第二组,关元、气海、右侧足三里。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分别对准第一组穴位,每穴

悬灸10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悬灸第二组穴位。如此交替悬灸,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休息一周,再继续第二个疗程。使用时注意力要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说明:关元、气海、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调整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成书于宋代的《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特别是女士,艾灸此三个穴位后,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全身特别是小腹部十分舒畅(此种感觉一般要连续灸半个月后才明显)。

2、艾灸治冻疮

穴位: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足三里穴。

方法:在冻疮局部先揉按5分钟。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对准已发或将发冻疮处,各悬灸3~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色为度。若冻疮在上肢或耳朵,必须加灸合谷穴3~5分钟;若冻疮在下肢,必须加灸足三里穴3~5分钟。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用本法连续艾灸3天,冻疮不再复发。

3、艾灸治胃痛

穴位: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