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高一(下)月考地理试卷(3月份).doc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高一(下)月考地理试卷(3月份).doc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高一(下)月考地理试卷(3月份)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倡导低碳生活,减少CO2排放可以缓解温室效应主要是因为()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增强

某游客在游览北戴河海滨后写道:“北戴河真不愧是避暑胜地,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这里的风凉爽柔和,让人感觉十分畅快,但白天和夜晚的风向是不同的。”读“北戴河海滨一日内大气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序号表示“凉爽柔和”晚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解释北戴河海滨一日内风向变化主要运用()

A.水循环原理 B.海水运动规律

C.热力环流原理 D.大气分层规律

近年来,漓江两岸生态环境日益恢复,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尽情挥洒,向世人展现着中华大地的壮美奇绝。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5.漓江流域所展示的地貌是()

A.冰川地貌 B.水蚀地貌 C.风蚀地貌 D.雅丹地貌

6.古诗词的描述最符合该地景观的是()

A.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B.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某校中学生赴河北阳原泥河湾地质遗址自然保护区野外实习。该保护区内有多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旧石器时代该地人口的分布特征是()

①分布较均匀

②集中于盆地内部

③主要沿河流分布

④主要沿道路分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影响该处旧石器时代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交通 D.聚落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根据人口热力图,可以()

A.确定城市用地类型

B.统计该市人口数量

C.分析城市人口迁移方向

D.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

10.图中城市()

A.①地区土地可能为居住区

B.人口迁移方向为西南向东北

C.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升高

D.人口数量8时少于20时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当前城镇人口9.02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3.76亿人,专家认为高流动性“迁徙中国”已形成。如图为“全国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图”,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人口比重及其变化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2020年人口占比

与2010年相比人口占比变化%

东部地区

39.93

2.15

中部地区

25.83

﹣0.79

西部地区

27.12

0.22

东北地区

6.98

﹣1.2

11.从人口城乡结构变化来看,我国()

A.建国以来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B.乡—城迁移流动将持续成为常态

C.“乡土中国”历史格局没有改变

D.已经进入城镇化的后期发展阶段

12.据表可知我国人口分布和流动不均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的净迁出人口数量最多

B.西部地区完全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C.中部乡村劳动力流失问题较严重

D.我国人口向经济欠发达区域集聚

13.关于东北地区近10年人口迁移说法正确的是()

①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

②老工业基地转型,部分人口因工作迁出

③政策因素导致人口大规模迁移

④部分人群因气候和环境因素向南方迁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在我国,从城镇回农村创业已成为一种潮流。农业部数据显示,近年来从农村流向城镇的各类人员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570多万,其中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达450万人,这些“归雁”对活跃农村经济发挥了独特作用,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亮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在我国,“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原就业地生活压力较大

②“归雁”地政府扶持力度增强

③家乡气候条件改善

④原就业地医疗卫生水平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归雁”经济对“归雁”地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A.乡村土地撂荒,无人耕种

B.加重了“城市病”

C.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D.产业向外转移

16.新时期“归雁”的出现反映了()

A.全面逆城市化现象出现

B.城乡经济差距增大

C.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D.农村投资环境改善

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如图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其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该城市不同的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18.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功能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B.乙功能区土地价格高,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C.丙功能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34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