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亚低温脑保护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pdf

2023亚低温脑保护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亚低温脑保护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亚低温作为一种有效的脑保护方法已经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心脏手术及

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治疗中。

虽然国外已有亚低温脑保护的相关指南、草案或者建议,但国内相关内容

尚不完善。

一、低温脑保护的定义与分类

低温脑保护为通过人工物理的方法降低患者全身体温或者局部脑温,进而

降低脑氧耗、促进脑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

目前国际上将低温划分为:轻度低温(33~35℃)、中度低温(28~32℃)、

深低温(17~27℃)、超深低温(4~16℃)。

其中轻度低温和中度低温归属亚低温,临床应用最为普遍。多数研究表明,

33℃是亚低温治疗最合适的温度,对缺血损伤保护效果最佳。

深低温只应用于特殊患者(如主动脉狭窄或者主动脉夹层),与亚低温相

比,深低温的相关并发症也更多、更加严重。因此,本共识主要探讨亚低

温脑保护的范畴。

二、亚低温脑保护作用机制

亚低温可以有效改善脑功能预后,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

亚低温治疗的原理是利用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的药物,使患者进入

睡眠状态,再配合物理降温减少脑耗氧量和能量代谢,从而降低颅脑损伤

患者的颅内压。

其作用机制为:

(1)降低脑能量代谢,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

(2)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3)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降低神经毒性作用。

(4)抑制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减少一氧化氮终产物的产生,减少神经

元死亡。

(5)减少Ca2+内流,阻断钙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6)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促进氧自由基的清除。

(7)抑制参与即刻早期基因c-fos的表达。⑧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抑

制神经元凋亡。

三、亚低温脑保护方法

目前,亚低温脑保护方法主要包括全身体表降温、血管内降温以及局部降

温等。

(1)体表降温:常规使用冰袋、冰帽。可用毛巾包裹冰袋,置于头部和

大血管体表部位,该方法简单、易行,但不推荐使用冰水浸浴或冰屑(特

殊紧急条件下除外,例如野战创伤不具备医疗条件下)。

推荐使用降温毯以及亚低温治疗仪等可控电子化降温设备实施靶向目标

降温。

(2)血管内降温:

静脉输液法:30min内静脉输注4℃晶体液(等渗林格液,30mL/kg);

对于心功能较差或容量负荷过重的患者需谨慎使用。

体外循环法:建立体表血管通路(股动静脉建立循环),经体外循环机变

温器或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进行降温,该方法效果最显著,但创伤

较大,需全身肝素化;对于脑出血患者不建议使用,其可增加出血面积以

及出血量。

血管内热交换法(将闭合的冷盐水循环管路置入静脉系统内进行降温):

与体表降温、复温相比,血管内降温、复温更加迅速、均匀,温差小,对

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3)局部降温:选择性头部降温应用于临床已很长时间,但由于设备的

限制以及临床疗效较差曾一度被否定。

近年来,选择性头部降温设备重新得到认可,对其疗效尚需进一步评价。

四、亚低温治疗时机

亚低温治疗开始于缺氧缺血原发损伤阶段,持续到整个继发性损伤阶段。

亚低温治疗越早、降温速度越快,其治疗效果越好。

脑缺氧耐受时限只有5min,故应尽早实施亚低温治疗策略,建议颅脑损

伤后6h内开始亚低温治疗;

由于各种原因超过6h未能启动亚低温治疗者,也应在条件满足后尽早

开始实施。亚低温治疗持续时间超过48h能降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

病死率。

五、亚低温治疗持续时间

对于颅脑损伤患者,短期(24~48h)的亚低温治疗难以获得较好的临床

效果,建议此类患者亚低温治疗时间应至少维持3~5d;

亚低温开始的24~48h更易引起颅内压反跳,应积极观察病情变化并采

取对症处理措施。

六、复温时机

由于疾病的不同以及患者间的差异,很难确定复温时机的定量参考指标,

应充分考虑原发病的控制情况、患者状态以及生命体征等。

一般来说,患者清醒、病情稳定后即可考虑开始复温。

七、复温方法

(1)低温后被动复温:逐渐自然复温。

(2)低温后主动复温:外源性复温可采用温暖毛毯、热水袋、水毯等。

内源性复温方法为输注温热液体(成人)或使用体外循环等血液变温设备。

(3)复温注意事项:避免过快复温,应缓慢持续复温,防止出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