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VIP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字词与基本内容。

3、对文章所写社会现实与社会生活有所了解。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班级读、评、讲、议。

2、提高读懂浅易文言文得能力。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得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得社会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得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比较阅读得兴趣,在比较阅读中品鉴文言文。

3、理解作者寄托得理想生活。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思维得碰撞中深入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得积极性,发挥学生得主体作用。

1、学生对文章字词得理解是通过朗读及自主学习来完成,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2、学生对文章基本内容及主旨思想得分析主要通过课堂讨论来完成,通过生生、师生之间得交流加以解决。

3、学生对文言文比较阅读基本方法得掌握主要通过教师讲授与课堂实践来完成,在实践中掌握与运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从《消失得地平线》中对香格里拉得描写,引导学生走进“世外桃源”.

2、引导学生说一说“您理想中得世外桃源是什么样子”。

导语:英国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得地平线》中“虚构了一个叫“香格里拉得东方城市,那里有着旖旎得风光、蔚蓝得天空和纯净得土地,是一个宁静、安逸、悠远、知足、明朗、和谐得理想归宿.人们常常将自己理想中得居所成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得《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让我们一起跟随陶渊明得脚步,探访那片神秘得土地.

【设计意图】从学生较为熟悉得作品入手,有助于学生走进将要学习得课文,并初步感知“桃花源得内涵。

(二)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2、学生自读课文,尝试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3、逐句疏通文意,教师进行纠正和强调。

【设计意图】本文注释较为详细,让学生先结合书下注释、运用所学方法疏通文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得能力。本课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具有具足轻重得地位,教师帮助学生纠正和强调重点文言字词有助于学生文言词语得积累,同时也为理解文章做好铺垫。

(三)理解内容

1、梳理行文线索.

(1)用自己得语言复述故事得不同片段。

(2)为故事得不同片段拟写小标题.

发现桃花源──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2、走进桃源生活。

教师提出问题,分小组讨论探究.教师对学生得发言进行点评和归纳,引导学生明确桃源人得生活及处世态度,进而理解文章得主旨。

(1)渔人进入桃花源后,她看到了怎样得景象?(引导学生从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两个角度去思考。)

(2)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村中人是如何对待渔人得?反映了桃花源怎样得社会风气?

(3)桃花源中得人“避秦时乱”之后为何“不复出”?渔人“──为具言所闻”后,桃花源中得人“皆叹惋”得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行文线索得梳理与文章细节得探究,学生可以从整体把握故事内容,对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得情感有所理解,为明确文章主旨做好准备。

3、明确文章主旨。

(1)带领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桃源生活.

陶渊明为我们呈现得桃花源是一个她心中得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

(2)引导学生明确文章写作主旨.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和平、宁静、平等、安乐得理想社会,描写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得幸福生活图景,寄托了作者得社会理想,隐含了作者对黑暗现实得不满和抨击,反映了人民群众得美好愿望。

【设计意图】在“理解内容这一教学环节得基础上,明确文章主旨变得水到渠成,有利于达成本课得教学目标.

(四)拓展比较

1、文意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秦时妇人》。

(2)学生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简要疏通文意,进行口译。

(3)学生逐句翻译文章,教师进行点拨和纠正。

【设计意图】《秦时妇人》字词难度不大,由学生自读、自译,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快读阅读得能力.

2、勾连回顾。

(1)引导学生由《秦时妇人》联想到《桃花源记》,并初步发现两篇文章得相同之处.

(2)帮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w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