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docxVIP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度网上阅卷第二次适应性练习试题

九年级历史

2024.05

说明:本试卷共4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5题,共25题)、非选择题(第26题~第28题,共3题)两部分。本卷考试形式为开卷,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信史(文字记载历史)开始的文物图片是

2.《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该现象可能出现在

A.史前时期 B.夏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东晋南朝时期

3.时间轴是培养历史学科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图(2)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③表示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繁荣与开放的封建时代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4.“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先练兵”。体现这一思想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5.对“上海(嘉兴)—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北平”这条近代革命路线整体概括最恰当的主题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 B.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C.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D.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6.1949年,一个14岁的渔家小姑娘,冒着枪林弹雨,一夜驾船六渡长江,把三批解放军送到南岸。这个小姑娘就是“七一勋章”获得者马毛姐,她当时经历的是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

7.“它是新中国法制建设进程中无法绕开的节点,是宪法探索道路上的坐标,在1949年指引着新中国的诞生,成为法制之路的原点。”材料中的“它”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8.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中国智造”,反映了我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9.下面表格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的三次改革的整理,甲乙丙分别为

改革

土地所有权、经营权

产生的影响

所有权、经营权都归农民

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所有权、经营权都归集体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建立起来。

所有权归集体,经营权归家庭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投入。

A.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业合作化运动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运动土地改革

10.2024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邓小平认为:“这些东西(原子弹、氢弹等)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为“这些东西”献身的科学家代表有

A.屠呦呦 B.袁隆平 C.邓稼先 D.王进喜

11.。在中世纪的欧洲,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特定的仪式,在封臣的效忠誓词中除却强调封臣的职责与义务外,还提及如果得不到封君的善待,可以自行离开封君。这表明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A.具有一定契约性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按等级严格划分 D.以封君为绝对核心

12.西方近代化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为“精神层面的变革”奠定思想文化基础的先驱是

A.但丁 B.哥伦布 C.克伦威尔 D.瓦特

1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是任性的,革命后国王是认命的。”国王“认命”的原因是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独立宣言》的发表

C.1787年宪法的制定 D.《人权宣言》的通过

14.“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这主要反映了

A.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 B.占领了欧洲大片领土

C.击退了反法联盟多次进攻 D.巩固了法国大革命成果

15.19世纪,随着西方迈向工业时代,工人捣毁机器和罢工不断发生。后来,这种单纯的经济斗争上升为争取政治权益、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斗争。促成这种转变的关键是

A.西方民主制度的日益完善 B.资本主义经济的日趋衰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c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快乐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