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二小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育才二小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班级一(1)一(2)一(4)班 姓名 课题:数铅笔(教材2~3页) 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上课时间: 主备人: 执教人:刘茵 学 案 教 案 自学导航: 活动一 数铅笔、小棒、吸管 要求:每个小组4个人,分清楚要数什么, 然后用最快和最喜欢的方法数清铅笔等的数量。数正确的小组获胜。 活动二 交流汇报数数的方法。 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 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活动三 抢答数数。老师随便出一个数,学生抢答出下一个数。同桌之间互相抢答。 活动四 圈一圈、数一数(教材第2页)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汇报 活动五 拨数活动。老师示范,同桌之间一个人说数,另一个人在计数器上拨出相应的数。 活动六 接力赛,开火车。 教师小结。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经历从实际情景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能力目标: 在数数活动中,了解计数单位“百”,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3.情感目标 结合游戏活动,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知识点: 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 预习: 数物体个数的方法 1.必须对着物体一个一个地数,切莫 “空数”。 2.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数,先数数目比较少的,在数数目比较多的。 交流展示: 注意,点评时关注易错点: 育才二小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班级一(3)班 姓名 课题:数豆子(教材4~5页) 课型:新授 课时数:2课时 上课时间: 主备人: 执教人:姚丽萍 学 案 教 案 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 一碗豆子(可以是黄豆、绿豆等) (1)你估计有( )粒;其他同学估计有( ) 第一单元反思: 1.1数铅笔 从本节课的设想到实践体会很多,最深切的是以下几点。1. 加强估算,重视数感的培养: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由于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方法掌握得较少,因此,一开始通过猜铅笔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对实物的观察、数数来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使学生能用数字将小棒的根数表示出来,培养学生的数感。2. 转变了教师的角色: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告诉学生。如数的组成,反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 1.2数豆子 “数豆子”是“生活中的数”的第二节课。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教材通过智慧老人“抓一把豆子,估计一下有多少”这一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引入估计活动,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我在处理这个环节时,采用的是用一个透明的杯子装进22粒豆子,让学生去猜有多少,因为最初学生是无意识、无根据地去想,所以我用了一个词“猜一猜”;然后我又取了10粒放入另外一个杯子,通过学生对这10粒豆子数量的感知,对第一个杯子中物体的多少有了大致的认识,然后通过推理去进行判断,因而这个过程我又巧妙地将“猜一猜”改成“估一估”,让学生学会思考,用推理的方法去估计,这对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十分有益的。为了进一步结合实际正确地去估计,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较小,数豆子不好操作,因而用学生熟悉的小棒来代替,采取一个“抓小棒”的游戏,使学生对数形成感性的体验,在具体活动中发展数感。 此外,整节课设计了许多有趣的活动,数一数、猜一猜、写一写、比一比、说一说,让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使学生学中有乐、乐中有学,真正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本课中我还有意识地安排了几个小组合作的项目,让学生在活动中做自己能做、会做、要做的事,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思考、表达、交流及尝试。 1.3动物餐厅 本课教学以“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下几点。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猜数游戏”很快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然地提出了问题:“究竟谁拿得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试图有理有据地证明自己的想法正确。学生的思维始终是活跃的,并在“猜数”活动中体会到数学“区间套”的思想。2.学生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构建活泼、富有个性的课堂。3.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学生经历了具体情境 、利用计数器、抽象地比较三个层次的活动,每次活动都是在原有认知水平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在丰富的感知积累上,体会到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不同层次的学习活动。本节课虽然较好地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但又有些囿于教材编写的程序,教学设计上如果能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会更

文档评论(0)

wxbsy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