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经纬-杨维杰》.doc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灸经纬-杨维杰》.doc

针灸经纬(选摘) 针刺手法练习 捻运手法练习 押手及进针 晕针的预防及处理:症状:头晕、频频呵欠、面色发白、四肢发冷等,稍重者兼有呕吐、恶心、出汗、脉博沉弱,再严重者则出现昏迷、全身出冷汗、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脉搏微弱等。发生原因:病人过分紧张、体质虚弱、神经机能不稳定者(有晕厥史)、或病人饥饿、疲劳、剧泻、大汗、大出血后、针刺量过强、天气闷热、空气不畅。唯坐姿晕针(无靠背椅凳)常见。 对于下列患者,则应采卧位,手法宜轻;初诊、体弱、紧张、神经过敏者。 处理:使患者平卧,放低头部,松开衣带、注意保暖,给饮温开水,静卧片刻即恢复。⑴针上体晕针者,针刺足三里双穴;⑵针下体晕针者,针刺少府任一穴。⑶针人中穴辅助,对呼吸、循环等机能之强化有作用。 针刺之方向、角度和深度 催气手法 捻转补泻法:(医者与患者面对而言) 基础亦为经络走向,针体旋转方向必须与经络循行方向相合,顺其经者为补,逆其经者为泻(附图01) 刮针补泻法:(附图03、04) 基本补泻归类表 名称 补法 泻法 迎随法 针尖斜向顺经方向,顺经取穴。 针尖斜向逆经方向,逆经取穴。 呼吸法 呼气进针,吸气出针。 吸气进针,呼气出针。 呼气轻捻,吸气不捻。 吸气强捻,呼气不捻。 捻转法 手三阳足三阴及任脉。 右手食指后退,大指向前为泻。 右手大指后退,食指向前为补。 手三阴足三阳及督脉。 右手大指后退,食指向前为泻。 右手食指后退,大指向前为补。 提插法 插时用力重而稍快,提时用力轻而稍慢。 插时用力轻而稍慢,提时用力重而稍快。 刮针法 向下频刮(轻) 向上频刮(强速有力)。 徐疾法 徐进针,疾出针。 疾进针,徐出针。 开合法 出针时慢,急闭其穴。 出针时快,摇大针孔,不闭其穴。 九六法 奇数为阳。 偶数为阴。 子母法 取本经母穴,取母经之母穴。 取本经子穴,取子经子穴。 纳支法 已衰时刺。 当盛时刺。 阴阳经左右分边捻针补泻示意图:(附图02) 烧山火与透天凉:(附图05、06) 1、烧山火:由多种基本补泻法中的补法综合组成,是一种纯补的综合手法。施术时,病人常有针下温热的感觉。 具体操作:⑴先确定穴位的针刺深度,分成三等分。⑵将针分三次的下降,先进至天部,紧按慢提提插九次,次进至人部,依上法紧按慢提九次,再进至地部,仍然紧按慢提九次,最后再由地部直接退到天部。⑶乘病人呼气进针插针,吸气出针退针。⑷缓缓出针后,立即以指(或棉球)按住针孔。 注意事项:⑴患者初次治疗,最好不用或少用;⑵施术部位以肌肉丰厚处的穴位较宜,只能浅刺的腧穴如头部、四肢末梢、胸部等不宜应用。⑶敏感的病人或针刺感应强的腧穴,施术时手法不宜过重,以免发生晕针及恐惧。⑷及时询问患者自觉情形,并注意其表情。⑸宜选用重要经穴,如五输原络、俞募郄会等穴位,感应较强,疗效较好,一般取用一、二个重要穴位即可。⑹几度操作始终无温热感觉时,应立即停止。有下列情况不易产生热感:1、针入皮肤后,感到皮下组织松驰(此为极虚之症);2、感觉迟钝的患者;3、针刺入后有疼痛感觉,影响操作及酸胀感应发生的。 适应症:⑴内脏虚寒,如脾胃虚寒、肾虚腰痛等。⑵风湿痹痛。⑶瘫痪顽麻等证。⑷其它如视神经萎缩、月经不调及其它虚弱症,均能见效。 2、透天凉:由多种基本补泻法中的泻法综合而成,是一种纯泻的综合手法。施术时病人常有针下寒凉的感觉。 具体操作:⑴先确定穴位的针刺深度,分成三等分。⑵针刺进入皮下后,直达地部,用慢按紧提(泻法)提插六次,退至人部,慢按紧提,提插如前;再续退至天部,又慢按紧提六次,然后从天部又插至地部,一进三退施术如前,反复操作,至适度为止。⑶乘病人吸气进针,呼气出针。⑷出针时将针孔放大,迅速出针,不按针口。 注意事项:同烧山火的前四点。有时寒凉的感觉不一定出现或不明显,但疗效仍然会有。 适应症:对一切热病、炎症有效,如胃腹疼拒按呕吐、胃热齿痛,外科红肿热痛等病。 进针三步骤: 进针的最主要过程是穿皮,对于针刺前之压按,尤其不可忽视,所谓“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 ⑴压按法:配合押手,在刺激部位重按压迫,揉摩表皮肌肉,用力向下爪捏,约一分钟左右,使患者感到刺激部位周围麻木重胀为标准。 ⑵穿皮法:经过压按法后,立即施用穿皮法,令患者咳嗽一声转移其注意力,患者紧张情绪可因而暂趋和缓,此时,左手押手仍然继续切按摇捏不停,同时右手迅速灵敏地轻微捻转针柄(角度要小,刺激力要轻而速)将针尖穿透表皮。 ⑶刺入法(捻转速进):针尖穿皮以后,两手动作继续不停,右手迅速捻转针柄

文档评论(0)

ddw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