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生态补偿机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docVIP

建立生态补偿机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立生态补偿机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形态,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其核心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体现区域发展外部环境公平,调整生态保护和受益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从制度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生态补偿的基本情况分析 关于生态补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学术界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补偿将环境污染治理,资源有偿使用,生态工程建设统统纳入生态补偿范畴,立足于对生态系统的补偿;狭义的生态补偿主要是对生态保护中保护者所付出经济社会成本的一种补偿。国内外已有不少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理论上主要集中研究生态补偿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生态系统功能的价值评价,生态补偿的内容、测算方法和标准,生态补偿主客体关系,生态补偿的资金筹措及补偿方法、途径,生态补偿的原则及有关法规政策,生态补偿的运行管理机制等等。对生态补偿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运行机制、方法途径、政策法规等都有了比较深入和系统的阐述。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为研究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创建了很好的基础平台。实践中已有很多有益的探索。1999年开始启动的退耕还林及后来实施的退牧还草工程的粮食补助实际上就是生态补偿的初步实践。2004年建立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标志着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正式启动,2007年又完善了有关管理办法,并规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主要用于生态管护人工和防火治虫等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当年安排补偿基金达30多亿元。目前,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和基金总量还在不断提高。北京市2004年作出了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决定,市和区县财政以8:2比例每年拿出2.2亿按每亩21元标准管护生态林,平均每个管护人员每月600元管护收入,实现了北京生态林的全面有效管护,对首都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9年北京市又对这一机制进行了完善和全面提升,市和区县财政拟以5:5比例每年再增加4.0亿按每亩每年40元标准补助生态林主,直接补偿生态林产权主体(林农)因生态保护需要不能砍伐森林的经济代价。目前,北京市已开始逐步形成较为规范和完善的森林生态补偿制度体系。广东、湖南等20多个省市区和一些地方也开始建立了森林生态补偿基金,一些区域间、流域内因生态补偿开展的区域合作也在探索之中。但是,纵观我国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相比,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相比,与生态保护区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相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原则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理论和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科学建立、完善和有效实施。 一是以生态服务价值作生态补偿标准。关于生态补偿标准,一些研究者认为就是补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碳放氧的经济价值。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测算,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量,以此来确定生态补偿的标准和总量。这种思路不但由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不科学、不成熟,很难科学确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其根本症结还在于没有准确找到生态补偿的本质特征。生态补偿的本质应当是对生态保护区因保护生态系统及其功能而造成人的经济社会发展机会损失进行补偿,是通过解决人的公平发展问题来解决生态保护问题的一种机制和方法。因此,生态补偿测算的依据和标准应当是生态保护区“经济人”的经济发展机会成本,而不是生态系统本身的功能服务价值。很多学者走入误区始终不得其解。如果以生态系统功能服务价值来计算生态补偿标准,就混淆了生态系统本身的生态服务价值量和保护生态系统者利益损失价值量这两个概念。此外,以生态保护区生态服务价值(假如能够科学地计算的话)作为补偿依据进行补偿,在法理上也会因生态系统的基础载体——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因生态产品系非商品化的公共产品而不能成立。在实践中也不会得到提供补偿者的认同。因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十分广泛,其理论价值量往往是天文数据,不是现实财力可及,如采用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和替代花费法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保护区功能的经济价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yaob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