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拱桥施工测量.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拱桥施工测量

第十一章拱桥施工测量现代拱桥主要有三种结构形式:上承式、中承式和下承式。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根据施工技术、机械设备、施工水平和施工现场条件,施工方法可分为:转体法、缆索吊机悬拼法、悬臂法、满铺支架法等。各种施工方法不同,施工测量控制也不一样。都应注意下面几点:1、拱桥施工前应对拱轴线坐标、设计的预拱度进行复核验算。2、在每一架设节段做出测量点,并计算出三维坐标,以便于施工放样。3、用三角高程进行高程放样,要对i角和气象条件进行改正,一般联测己知的高程控制点利用其差值进行改正。4、每架设一段拱都要对以前加设的节段进行监测,以便及时调整。5、拱架设完成后应对拱顶的高程进行监测,以确定气温和新加荷载对拱顶高程的影响,以利于后续项目的施工。11.1转体法施工测量北盘江大桥是水柏线(贵州六盘水~云南柏果)上的控制工程,全长468.20米,其中主跨是236米的上承式铁路单线拱桥,拱轴线为悬链线,拱轴系数M=3.2、矢跨比为1/4,钢管拱截面由两组401000mm×16mm钢管组成,上下游两组钢管拱在空间立面内分别向内旋转6.5。钢管拱分成长度为7.18.6米之间的38个节断,分别在两岸山坡的膺架上拼装焊接成整体,然后经转体到跨中合龙,其中六盘水岸逆时针转体135。,柏果岸转体1801)施工测量精度要求钢管拱成桥线型为中线限差L/5000土48阻,高程限差L/4000土59mm;拼装时两端口中心坐标误差小于±1mm:半跨成型后钢管拱轴线偏差小于土5皿:合龙后拱顶处轴线限差小于土10mm,高程限差小于±10mm:两岸球饺之间的跨距误差小于土2mm,高差误差小于土2mm。在钢管拱施工中测量的关健是使控制拼装时的拱轴轴线误差小于土5mm。2)施工控制网布设北盘江大桥桥位处地形异常复杂,北岸钢管拱拼装场地山坡坡比达1:1.5,南岸山坡坡比为1:2.5,主墩之间则是深达220米的悬崖。通视条件特别好,两岸相互能看到对岸的每个点位,但自身岸由于受到山势的限制,控制点之间通视条件很差。甲方只在两岸提供了两个相距约600米的轴线控制点ZD6和ZD7,上面附带高程。经复测发现其平面距离短了5IDlil,高差不符值则相差60IDlil,无法满足控制点的起算要求,根据钢管拱施工要求的精度,主要考虑到两拱座球绞之间的跨距精度要求(小于土2mm)以及实际的地形和现有的仪器情况,布设了一条逆向精度平面控制网,即以保证两球饺的相对精度为控制目标,而推至起始控制点精度的平面控制网,见下图:至柏果ZD7DCBAZD6至六盘水桥轴线以Z凶手日ZD7为起始边,布设一个单三角形:再以ZD7和K2为起始边引两个支点:S3,S4CS3、S4为两球饺精度的控制点,分布在靠近球饺附近〉;精确测定S3,但之间的距离,以S4为起点重新改化S3和K2的坐标:以S3和S4为起始边,在南北两岸分别布设两条支导线:S4一-S3一-A一-B;S3一-S4一---c一-D。二条支导线分别控制两岸钢管拱的拼装,K2点则控制钢管拱的转体合龙。高程控制网:取ZD6和ZD7的高差中数重新给予高程值,以ZD6为起点,用三角高程的方法经K2将高程传至S4,以S4为起点用全站仪进行跨河水准将高程传至S3,再经S3、S4将高程传到支导线各点。S3、S4为施工控制网的起始点,其精度高于原始起点ZD6、ZD7这样成桥后可能和两端线路有一个差数,此差数再由线路进行调整。3)施工控制在拼装中将S3、A、B三点坐标旋转135。,S4、C、D旋转180。,这样拼装时的坐标就和成桥时坐标完全一样了。由于球饺的跨距要求较严,在球饺定位后再在球饺上直接架仪器来精确调整跨距。在转体合龙肘,将全站仪器置于眩,在钢管拱两端则固定两个360。全反射棱镜进行跟踪定位,在桥轴线上则置一经纬仪同时监控桥轴线方向4)精度分析南北两岸控制网的布设精度一样,现以北岸为例,为保证土5mm的线型控制精度,控制网的布设必需提高一个精度等级,控制在土3mm以内。以S3一-S4为起始边测两条支导线4测回测角、往返测距。M仪=土1(TC1800L12+2ppm),4测回测角的中误差为Mα=M仪/SQRT(4)=M仪/2土0.5”,角度误差引起的点位误差按最不利的情况考虑,即距离S为100米,方位角α分别为90。和180。则:α90。X=S×cosα+XO求偏导,MX=SQRT(CS×SINα)-2×CMα/206265)-2)MX=SQRT((100×1)《2×(0.5/206265)《2)=土0.24mmMY=Oα=180。时同理可得MY=土0.24mmMX=O测距误差中的加常数为2mm可以在仪器上设置常数予以消除,乘常数为2ppm,支导线距离才100米,乘常数误差则为土0.2mm影响很小,在此不予考虑。从上分析可知由测边和测角引起的误差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下面来分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