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拥抱快乐和成功人格与心理健康.doc

第二章拥抱快乐和成功人格与心理健康.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拥抱快乐和成功人格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 案 授课时间 课次 第 次课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3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 人格与心理健康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人格的定义及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 2、掌握有哪些人格构成的主要方面及人格缺陷的应对策略; 3、有意识的调整和健全自己的人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人格的概念及其特征。 2. 人格健全的标准。 3.人格缺陷及其应对策略。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你的人格特征怎样? 2.如何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健全自己的人格? 下节课预习重点: 第三章 情绪与心理健康 参考书籍: 教 材: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心理健康教程》,由张小远、解亚宁主编 参考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人格心理学》教材第六版 教学后记:(手写): 课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导入:请同学看四张图片:四个人面对同样的半杯水不同的情绪和心理反应。 (1)看了前面两幅图之后,你的情感反应是什么? (2)面对同样的事件,为什么人们的情感或行为反应差异如此之大? (3)人们的行为由什么因素决定? (4)什么使你与别人不同? 结论:人格使你与众不同。 第二章 人格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人格概述 一、人格 人格是心理学中探讨完整个体差异的一个领域。到目前为止,由于心理学家各自的研究取向不同,因而对人格的看法有很大的差异,综合各家的看法,可以将人格的概念界定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的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格的多种本质特征。 (一)独特性 一个人有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如“固执”在不同的环境下有其特定的含义,在不同人身上也有不同的含义,在娇生惯养、过度溺爱的环境中,“固执”带有“撒娇”的意思;而在冷淡疏离、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固执” 带有“反抗”的意思,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正说明了人格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另一方面,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中的人也有一些相同的人格特征,如中华民族的一个勤劳的民族,这里的“勤劳”品质,就是共同的人格特征。 (二)稳定性 人格具有稳定性。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征,不能称为人格。例如:一位性格内向的大学生,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都表现出沉默寡言的特点,这种特点从人学到毕业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这就是人格的稳定性,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里的“秉性”就是人格说的,当然,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改变,人格也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课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三)统合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有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的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会出现适应的困难,甚至出现“分裂人格”。 (四)功能性 人格在不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奋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的表现。 二、人格的构成 人格是由不同成分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不同成分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个体的差异。人格结构系统包括气质、性格、动机、认知、自我调控等成分。其中气质与性格是人格结构的主要方面。下面重点介绍两方面的内容。 (一)气质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的,孩子刚一出落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有的孩子爱哭好动,有的孩子平稳安静。 气质这一概念源于古希腊医生希克里特(Hippocrates,)公元前460-前377的体液说,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黏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这四种体液的配合比率不同,形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约500年后,罗马医生盖伦(Galen,约130-200)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类型,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巴甫洛夫(1927)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解释气质的生理基础,他依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划分了四种类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是大脑皮层神经细胞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