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的故事5,6,7.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做生意的故事5,6,7

(之五) 从山东返回广西,到郑州的火车上遇见一群广西老乡。他们是几个地方的粮油商,国营、私营都有。领头的那位对我们的两位女士格外殷勤,交谈之后知道他是南宁市粮油供销公司的副总经理,居然与龙瞎子同姓。听说了我们的遭遇,表示同情之后,奉劝我们专心做粮油生意,“粮油总是要吃掉的,永远卖不完,批量大一样赚钱。”我对他的看法有点认同,于是他表示可以协助我们销售,我们可以协助他们要车皮。这是一个好建议。 到郑州以后,我必须去看望宙宙,龙经理热情地邀请两位女士与他们一起先行,到螺河,那里有我们广西粮油贩子们的基地。我同意后,她俩跟这伙粮油贩子没出站台就上车走了。我到郑州跟着宙宙拜访了几位插友,顺便弄清楚搞车皮的路数。麻烦的是,螺河以下的车皮还要跑武汉分局。 次日到螺河,寻着螺河旅社,这里真的有一个广西佬的地盘,川流不息地往来着广西的粮油贩子,交流信息,互通有无。甚至连厨房都设备齐全,因为北方饭食都吃不惯。主持着这个据点的是玉林人阿劳,这小子连老婆孩子都带过来了。认识了这一批人,交流了各种粮油食品的采购、运输、销售及付款方式,我返回,小徐因孩子在家不放心,跟我同车返回,留下小胡一个,我发现龙副总特别兴奋。 到了厂里,我和龙瞎子、艾头商量今后的业务方向。艾头是四野南下的干部,刚从厂长位置上离休,在我们公司挂副经理,主持生产那一摊。他俩都支持以粮油贸易为主,龙瞎子还炫耀了一通他在本地粮油行业的关系。 之后,小胡来电话,说龙副总可以从他们的货源中给一车皮黄豆,单价0.43元。龙瞎子当即拍板说可以介绍。我和艾头要求他找一个买主批发掉,我们没有经验,而且零售费时间,资金恐怕支撑不下去。两三天功夫他就找来广东遂溪县一家服务公司的经理,与我们签订了合同,遂溪车站交货,每斤0.49元。龙瞎子算了一下,这一车皮可以赚四千块以上。 但上边要钱,账户上留一万维持生产之外,还可以调三万,不够货款的。电话联系过之后,小胡说可以了,差价让龙副总垫。然后描述了龙副总的殷勤劲,不无得意。小徐在电话里千万交代,提高革命警惕性,这家伙不怀好意。 调过去三万元,没几天车皮就发出了,到站直接抵达遂溪。龙瞎子根据装车的件数,跟遂溪结算了货款,转账之后便交付了领货凭证。龙瞎子刨去费用,算了半天告诉我:除了小胡的差旅费之外,净赚四千七。然后得出结论说,还是这样好,不用费太多周折,赚得干脆利落。 没两天那家服务公司经理找上门来,哭丧着脸要我们下去处理质量问题。我和龙瞎子一起到遂溪,只见他们的货棚里堆积着两批麻袋,经理告诉我们,那边新麻袋装的黄豆,质量没有问题,这边近百旧麻袋装的,质量完全不合格。他叫了两个工人,随意挑了一麻袋出来,打开一看我就傻眼了,里边除黄豆之外,还有许多杂质,甚至还有土疙瘩。该死的河南老乡,玩奸也别玩到俺们头上,真个是萁豆相燃了。 我和龙瞎子商量了一阵,答应他们派工人过筛,把杂质刨掉,我们退回相应货款。龙瞎子呆在旁边看着,我下湛江去结算一笔石料款,次日中午返回,眼前的景象把我吓一跳:筛出来的杂质足可以装一汽车,土疙瘩、碎砖头、混凝土碎块混杂在灰土里,甚至还有一个残缺的水缸底!俺们的贫下中农可真是好样的。 龙瞎子跟对方算过账,五千多斤黄豆抵过这堆杂质,所有费用算在一起,得退给人家两千八。后来查问才知道,因为车皮原来给的是五十吨的,进站也是按此吨位备货的。后来给的是六十吨车皮,临时调来十吨货填补,就这十吨货出的问题。 做生意的故事(之六) 不管怎么说,粮油生意至少没那么大风险,确实比较稳当。公司的进账虽然不显著,但积累还是逐步增加的。家底一厚,头脑就开始发热。 小郑和小周看见小胡经常得到表扬,还有比他们多的奖金,自然很眼馋。于是提出要发运甘蔗。这玩意儿是本地特产,每年一到季节就有大批北方客户来采购,乃至于火车站把战备线用作甘蔗专用站台,每天十几节车皮外运。他俩合伙寻得个陕西三原的客户,由我们代办发运,因为厂里有铁路专用线,不需与别的客户争站台,也属得天独厚。 但是,应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近代谚语,火车站也有服务公司,他们以调车难为由,总是不按时给车皮。而那些甘蔗停在站台上晒太阳,每天都会赊秤头,还要影响观感和质量。我到分局寻过几次,车站自有车站的办法,始终改观不大。于是陕西的客户便被车站服务公司抢过去了。 小郑找我,不如自己发货上去,收入还高。卖一个车皮的甘蔗,收入相当于代办三个车皮。于是我答应他们试试。艾头不甚赞成,理由是“货到地头死”,人生地不熟的肯定搞不掂。见我不当回事,于是“违心地”同意了。其实我的潜意识里,还有扳回一局的成分,上次与于修他们贩运甘蔗亏了,这次赢回来。 小周的亲戚在河南平顶山,也搞服务公司,说好了我们发一车甘蔗,他们负责销售,利润三七开,因为他们出不起钱。合同既然签订,我们就自己发车。俩

文档评论(0)

yyf73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