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的测定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脂肪的测定 7.1概述 脂类主要包括脂肪(甘油三酸脂)和类脂化合物(脂肪酸、糖脂、甾醇)。脂肪是食物中具有最高能量的营养素,也是中三大营养素之一,食品中脂肪含量是衡量食品营养价值高低的指标之一。在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原料、半成品、成品的脂类含量对产品的风味、组织结构、品质、外观、口感等都有直接的影响,故食品中脂类含量是食品质量管理中的一向重要指标。 一、? 脂类的分类、组成、性质 1、???????????? 分类(classification) 包括简单脂类(有两种组分组成的如脂肪酸和醇生成脂)、复合脂类(除以上两种组分外还含有其他组分的成分)、衍生脂(只含单一组分,由其他脂类水解得到,如脂肪酸(饱和的、不饱和的)、醇(丙三醇、长链醇、甾醇)、脂溶性物料(包括脂溶性维生素A、D、E和K)) 2、???????????? 组成(composition) 脂肪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高级脂肪酸脱水生成的。 ?  ? ? ? ?   甘油+???????? 脂肪+水 油脂的结构与类型取决于脂肪酸,如果三个脂肪酸的R烃基相同,就称简单脂, 即醇与脂肪酸组成。如果脂肪酸的R烃基不同,则为复合脂。 3、???????????? 性质(proporty) (1)?? 物理性质(physical property) 脂类一般为无色,无臭、无味,呈中性,比重小于1,固体脂类比重约为0.8,液体脂类比重为0.915-0.940,脂肪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根据这点我们一般采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萃取脂类。 (2)?? 化学性质(chemical property) a)??? 水解与皂化(一切脂肪都能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脂肪酸及甘油) b)??? 氢化与卤化(利用氢化将液体油氢化成半固体脂肪,人造猪油)。 c)??? 氧化与酸败 天然油脂暴露在空气中与氧会自发进行氧化作用,产生酸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酸败统称哈败。例如油炸方便面,在夏季容易发哈。还有一些富含油的食品,长时间都容易发哈, 哈败是由于脂肪中不饱和链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生成过氧化物,过氧化物继续水解,产生低级的醛和羧酸,这些物质使脂肪产生不愉快的嗅感和味感。 油脂酸败的另一个原因是微生物的作用下,脂肪分解成醇和脂肪酸,脂肪酸经过氧化后生成苦味及臭味的低级酮类。对于脂肪与空气氧产生自动氧化,工厂用一些抗氧剂来防止油的自动氧化。 ????? 另外,除了上面几点以外,油在高温加热时发生劣变,在用油脂进行油炸食品的工程过程中,也会因长时间的高温加热使油脂产生劣变,颜色加深,稠度增大,并且油易起泡。高温长期加热的结果是游离脂肪酸增多,另外不饱和脂肪还可聚合生成各种聚合物,其中的二聚物对人体的毒性较大,例如,长期食用这种油脂可使肝脏肿大。 7-2脂肪的测定意义 1、生理方面 (1)脂肪是一种富含热能营养素,使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每克脂肪在体内可提供9.5kcal热能,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高一倍以上。 (2)维持细胞构造及生理作用。 (3)提供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这几种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而且人体又必须通过食物供给。 (4)具有饱腹感:脂肪可延长食物在胃肠中停留时间。 2、营养方面:脂肪还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良好溶剂,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3、烹饪方面:脂肪能给食品一定的风味,特别是焙烤食品。例如,卵磷脂加入面包中,使面包弹性好,柔软,体积大,形成均匀的蜂窝状。 4、脂肪含量高地评价食品的质量好坏,是否掺假,是否脱脂,以质论价:所以在含脂肪的食品中,其含量都有一定的规定,是食品质量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5、脂肪含量是一项重要的控制指标。 测定食品的脂肪含量,可以用来评价食品的品质,衡量食品的营养价值,而且对实行工艺监督,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研究食品的储藏方式是否恰当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7-3 提取剂的选择及样品预处理 ?食品中脂肪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的,也有结合态的。游离态的脂如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结合态的脂如天然存在的磷脂、糖脂、脂蛋白等中的脂肪与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形成的结合态。对大多数食品来说,游离态的脂肪是主要的,结合态的脂肪含量较少。 一、? 提取剂的选择 ?? 脂类的结构比较复杂,到现在没有一种溶剂能将纯脂肪萃取出来,也就是说提取出来的都是粗脂肪。(大部分是脂肪,还有一些其他成分)。 前面讲性质时讲到,脂类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测定脂类大多采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常用的溶剂有乙醚、石油醚、氯仿—甲醇混合溶剂。其中乙醚溶解脂肪的能力强,应用最广泛。下面我们讲他们的特点: (一)? 乙醚(非极性)的优缺点 1、?? 优点 (1)?????? 乙醚的沸点低为34.6℃ (2)?????? 溶剂脂肪能力强大于石油醚 2、?

文档评论(0)

美在当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