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某流域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某县某流域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某县某流域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 综述 1.1 项目区选择背景 根据XX水保局发[2007]77号《关于下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XX区XX等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任务书的通知》要求,依据项目区选择的原则,经多方专家对项目区的实地查看和评审,多方案比较后,确定XX县XX流域作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综合治理区域,项目区选择理由如下: (一)XX县XX流域位于XX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我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代表区,是黄土丘陵区的缩影。生态系统功能失调是其农业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境内山地、丘陵、河谷和川地等交错分布,长期受水蚀和风蚀的影响,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林草植被覆盖率低,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资源和降水资源利用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科学种养水平低,农民经济收入不高。可以说,该区最集中、最突出、最普遍地反映了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具有典型代表性。 (二)所选项目区位于渭水系葫芦河上游的发源地XX流域。该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差,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高。为早日改变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集中物力、财力、人力进行水土流失治理,使当地自然环境和群众生活在短时期内得以改观。 (三)所选项目区具有一定的治理基础,有较丰富的水土保持治理技术、经验和健全的管理机构。项目区交通方便、易于成效,地方政府和群众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积极性高、要求强烈。 (四)所选项目区集中、连片,对于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林牧副各业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在全县乃至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在西部黄土丘陵沟壑区能够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1.2 项目区地理位置、范围 项目区XX流域地处XX县中西部,该流域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为XX县城关镇、沙塘镇、联财镇、神林乡、陈靳乡2乡3镇所辖,包括25个行政村,118个自然村。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5°31′45″-35°39′15″,东经105°48′58″-106°11′26″之间。流域面积172.0km2,水土流失面积201.6km2,占总面积的82.8%。海拔高度介于1725 –2408m之间,相对高差683m。项目区位置见附图。 1.3 项目编制依据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例 (2)XX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 规范标准 国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国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 国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办法》 水利部《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暂行规定》 国标《水土保持概(估)算定额》及《水土保持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2003年) 黄委会《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大纲》 1.4 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工程规模 1.3.1 建设目标 通过3年(2008-2010年)的项目建设,增加项目区植被覆盖,建立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入黄泥沙。为该区农业和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改善该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1.3.2 建设任务和规模 经过3年治理,到2010年共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42.7km2,新增治理程度20.9%,其中:农田水利工程中新修梯田1580.5hm2(新增小高抽7台套发展水浇地面积120hm2未计入治理面积),新增水土保持林2061.5hm2(其中乔木林1236.9hm2、灌木林824.6hm2),果园16hm2,种草612.5hm2,封禁面积15km2。新建小型水土保持拦蓄工程940座(处),其中:谷坊650座、涝池40处、沟头防护工程20处、水窖230眼。新修乡村和田间道路96km。(见附表9)。 通过综合治理,使项目区累计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达到 158.55km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2007年的57.5%提高到2010年的78.6%,林草覆盖率由现状的20.2%提高到规划期末的31.2%。 1.5 治理进度 项目区治理任务计划2008-2010年完成,3年治理进度分别为25.1%、23.1%、19.9% (见附表11)。 1.6 主要工程量、材料与投入 (1)主要工程量:总土方量665.99万m3、石方量1698.9m3、砼1613.68m3。 (2)主要材料:水泥721t,钢材86.32t,木材12.41m3,柴油572.73t;树苗657.09万株,草籽30.6

文档评论(0)

hy8402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