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麦哨(上课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4.麦哨(上课课件)

金黄色的油菜花谢了 结出了密密的嫩荚。 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 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 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的新装。 拟人 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2巩固 简谱、五线谱对照表 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麦芒”比作“乐谱上的线条”,把“麦穗”比作“跳动的音符”,既写出了丰收的景象,又给人一种音乐的韵律美。 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简直:完全如此。作者把“草地”比作“垫子”,运用对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软,写出了作者由衷的赞叹。 在玩耍时,你玩累了,喊渴了,喝的是什么? 乡下的孩子们呢? 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剥开 抽出 放进 嚼嚼 吮吮 茅茅针 “呜卟,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音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首尾呼应 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 (我感受到乡村孩子在田野中无拘无束地快乐游戏。) 再读一读前后呼应的部分想一想,哪欢快的麦哨声暗示了什么? 暗示着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也如同那麦哨的声响,欢快、柔美、悠远、绵长。 暗示着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也如同那麦哨的声响,欢快、柔美,悠远、绵长。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读了这段话仿佛使你 看到了_______________, 听到了_______________, 想到了_______________。 课文通过写孩子在_______、______边割草、玩耍、边吹麦哨的情景,写出了儿童的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的赞美,对愉快乡间生活的向往之情。 田野 湖畔 天真 淳朴 可爱 农村美丽景色 怎样从“欢快”“柔美”中体会出美? 2、哨声之所以柔美是因为乡村的田野风光美好,人景和谐,那种浑然天成的画面有一种意境美。 1、哨声之所以欢快是因为儿童的生活是欢快的、无拘无束的,衬托了乡村儿童的童年生活是美的,是一种自由之美。 3、全文以哨声的“欢快”“柔美”为线索,行文流畅,意韵悠长,又有一种音乐的韵律美。 1.首尾相呼,结构匀称。 2.修辞方法:对比、比喻、拟人、排比等。 3.色彩描写。 照应的种类和作用 前后照应:就是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这种呼应可以给人首尾圆满,结构严谨的感觉。照应一般有以下几种: (1)内容和标题相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常常是内容安排多处和题目照应,或在恰当的地方直接、间接地点明题意。 (2)行文中间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就是在文章前面写事,后面行文交代前面所写事的结果,使内容相互补充,层层深入。 (3)结尾与开头照应法。在文章的结尾处对开头交代的事情作必要的提及,使文章首尾一致,成为有机的整体。 三 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打上钩。 A.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 B.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 ) C.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的新装。 ( ) D.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 E.这草地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 ) 脸蛋 月季花 豆荚 小指头 麦芒 乐谱上的线条 麦穗儿 音符 草地 天然的运动场 √ √ √ √ × 24* 麦哨 古人描写的乡村生活多么富有情趣。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看看文中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再对同学说说喜欢的理由。 作者简介 上海青浦人。民盟成员。1988年毕业于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新闻专业。1968年高中毕业后赴乡下插队务农,1971年参加工作,历任昆山市电信局的工人、市文化馆创作干部、市广播电视局编辑、市文化局副局长。昆山市政协副秘书长,民盟昆山市委副主委,苏州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19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