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创造的心理因素知多少.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美术创造的心理因素知多少

幼儿美术创造的心理因素知多少 工作二十余年,我一直很喜欢教幼儿美术,也从中汲取了很多教学经验,现对幼儿美术创造的心理因素,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如果,你教过幼儿画画或留心过幼儿画画,你会隐约有一种难测之感。三、四岁的幼儿会把你教的形象大大简化或规则化,例如,你教他画一只小鸡,原来是图一这样的。 图一 你想这不算难,盼望他照此画出,可画出的是什么样的呢:大约有图二几种。 图二 还有的幼儿画不出可辨的形。你弄不明白,他怎么看不出来小鸡的身子和头是连接在一起的,不是对接在一起的,小鸡的嘴是向下倾斜的,两条腿是成角度分开的呢?你勉强说几句,不错,还行,有进步等等模棱两可的话。可心中大大失望。而五、六岁幼儿呢?同教一样东西,十个幼儿画出地十个样,一百个幼儿就能有一百样,可是没有一个幼儿画的和你画的一样。他们把你教的形象简化、变形,然后又添加许多原没有的东西,真是千姿百态。再大些的幼儿,尤其是那些特别爱画画的幼儿,画画的本领似乎每天都在长进,你都赶不上他们,画出来的东西可谓奇思异想。常常听到成人赞叹幼儿的画:“他是怎么想出来的呢?” 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以往我们对幼儿美术创造中的心理因素理解比较单一,影响了对教育对象的全面把握,这不但造成了我们在幼儿美术教育上的失控,也造成了不少失误。所有,我想谈一下幼儿美术创造涉及的几个互相关联,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 一、感知、愿望、动作活动、再现能力是推动幼儿创造的关键心理因素。 在美术创造活动中,感知主要是视知觉,也就是说通过观看获得关于事物的种种视觉经验,这是幼儿美术创造中形象的来源。一幅作品,无论是再现某件事物的还是高度抽象的,都包含着最基本的视觉得经验,而幼儿画一只飞鸟、一个苹果、一棵大树,这些东西都是他曾经见过的,是视觉经验中所有的,即使是一幅想象性的作品,例如,陈思涛的《荡秋千》,其中的月亮、星星、秋千、小朋友,都是他见到过的。没有一定的视觉经验,进行美术创造是不可想像的。另外,知觉力的强弱、敏感与否对美术创造都有影响。一个对事物的形、色的留心,观察力又强的幼儿画出的形象总是完整、入微的,一个空间感很强的幼儿将长于造形、构图。而一个对色彩敏感的幼儿会将一幅画画得色彩斑斓,具有装饰性。凡此种种,说明视觉经验对幼儿美术创造有着不可低估的用。 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因素。过去,我们一直习惯于认为美术是视觉艺术,是对客观事物的再现,因之,看是出发点,把“看”提到一个极高的位置,而且以为看的质量取决于多看、细看。在美术教学中特别依赖观察,特别相信取材于周围生活中幼儿熟悉的事物,幼儿乐于接受。然后一项简单的调查却表明情况并非如此,请看下表,这是关于幼儿绘画中各类形象出现的频率的调查: 表一 关于幼儿绘画中各类形象出现频率的调查 人数 510 人 植物 动物 机械 日月山河 建筑 日用品 玩具 影视图书 37.6% 51.8% 44.2% 20.3% 53.1% 35.5% 2.7% 2.9% 0.7% 让我们为这些项目排一下名次: 第一名:日月、山河;第二名:植物;第三名:动物;第四名:人;第五名:建筑;第六名:机械;第七名:玩具;第八名:日用品;第九名:影视、图书 以上排列说明了什么呢?至少,它说明幼儿绘画中经常出现的并不是那些他们周围生活中最常见、最熟悉的事物,而是那些可望不可及的东西。越是看得见摸不着的事物越有魅力,相反,经常见,能随意摆布的物体则丧失吸引力。原因何在呢?这就涉及到我们提到的第二个因素—愿望。经常见,熟悉了的事物,满足了幼儿了解它的愿望。愿望一旦满足,即丧失了表现的兴趣。而那些略有所闻、略有所见的事物却能引起幼儿对它的渴望。这种渴望不能满足的时候,幼儿会在想象中,在画纸上将它实现,这恰似梦的作用。弗洛伊德曾为梦下过定义“梦即愿意的达成”。 愿望的作用不但表现在促使幼儿频繁地选择某些题材,而且还表现在幼儿把由愿望产生的情绪表现在作品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下面这幅画(见3页图三)是一个移居美国的七岁女孩在刚来美国不久的那些不愉快日子里画的。这幅画中她自己形象出现了两次,即上面一排的蹭一位和下面一排的右边那位。这幅画的其他几个人是她在那些日子常见的几个好友。她们都留着美国式的发型,头发杂乱无章的向四周飘洒着。好把自己画在这几个活泼愉快的、满脸笑容的女孩中间,看上去郁郁寡欢,似乎要哭出来,头上只有一根头发。 图三: 当幼儿稍长些的时候,愿望的推动作用还表现为促进幼儿追求更高级、完善的表现形式。阿恩姆海曾描述过这种现象,他说“幼儿对一个更加高级的阶段的探索,是出于他们对初级阶段上的构图式样的不满,他们在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对自己把一个人画成垂直一水平关系的式样不满,这个式样不能把一个正在奔跑的人和一个静止站立的人区别开来的事实也没有使他感到烦恼。但是到后来,他就越是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