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et主动控制的脉冲核磁共振射频开关电路.pdf

基于fet主动控制的脉冲核磁共振射频开关电路.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fet主动控制的脉冲核磁共振射频开关电路

第35卷 第3期 电工 电能新 技 术 Vol.35,No.3 2016年3月 Advanced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nergy Mar. 2016 基于FET主动控制的脉冲核磁共振射频开关电路 孙金水,王秋良,戴银明,李  献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北京 100190) 摘要:核磁共振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如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等物质 的勘探以及食品化工行业中的在线无损检测等。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新的脉冲核磁共振射频开 关。 核磁共振射频开关在核磁共振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实现发射通道与接收通道的切换。 在核磁共振实验中,开关的切换时间以及死区时间的设定都非常重要,它们直接影响核磁共振信号 的纯净度。 本文在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相结合的方法 来控制开关切换时间,并通过电解电容充放电的方法实现了对死区时间的控制。 关键词:核磁共振;射频开关;死区时间 中图分类号:TN48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076(2016)03⁃0076⁃05 Bruker公司。 目前 Bruker 公司的最新产品 mq 系 1  引言 列,其工作频率在2~65MHz范围内可调,并增加了 核磁共振(NMR)是原子核的磁矩在恒定磁场 互联网操作功能,可实现远程分析测量。 国内目前 和高频磁场同时作用下,满足一定条件时所发生的 还没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场脉冲核磁共振分 共振吸收现象。 核磁共振技术在物质结构鉴定、医 析测量仪器,因此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脉冲核 [2] 学成像、无损检测和生化分析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 磁共振分析测量仪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 应用,已成为确定有机化合物特别是新有机化合物 2  脉冲核磁共振仪的构成 结构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 近60年来,核磁共振技 术作为探索物质微观结构和性质的主要手段取得了 脉冲核磁共振仪主要由脉冲信号发射机、射频 惊人进展。 功率放大器、射频开关、探头、前置放大器、信号接收 核磁共振技术又分为连续波核磁共振和脉冲核 机以及DSP控制器等组成,如图1所示。 磁共振技术。 脉冲核磁共振技术较之连续波核磁共 [1] 振技术有以下优点 。 (1)脉冲强而窄,但频谱很宽。 这等效于一个 多通道频率发射机,它可以同时激励样品的所有频 率。 当接受机的带宽足够宽时它可以同时接受所有 频率信号,这样可以减少实验时间。 采用计算机技 术把采样结果累加,可把核磁共振信号的信噪比提 高几个数量级。 (2)脉冲核磁共振实验为测量弛豫时间提供了 比连续波核磁共振技术更为精确的手段。 图1  脉冲核磁共振仪示意图 国外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低场核磁共 Fig.1  Diagram of NMR spectrometer 振分析仪器的研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德国的 收稿日期:2015⁃03⁃19 作者简介: 孙金水(1988⁃),男,山东籍,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核磁共振系统谱仪设计; 戴银明(1965⁃),男,山东籍,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超导磁体。 第3期 孙金水,等: 基于FET主动控制的脉冲核磁共振射频开关电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