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在职攻读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0.doc

高校教师在职攻读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0.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校教师在职攻读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0

附件4 西南大学 高师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 教育学 专业名称 课程与教学论 专业代码 040102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06年7月3 日 修订日期:2008年9月 13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课程与教学的 基本原理 研究课程教学的重大理论问题,特 别要关注前沿性的热点、难点问题 靳玉乐(博导) 2 教学论 研究教学理论,特别关注教学设计、 教学改革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朱德全(博导) 徐学福(博导) 李 森 (博导) 3 课程论 研究课程理论,特别关注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基本理论问题 范 蔚(博导) 王牧华 夏海鹰 4 比较教学论 探讨中外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特点、异同及其相互借鉴等问题 兰 英 5 语文学科教学 内容:系统深入的研究语文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诸如语文学科的概念范畴、语文教学的规律及运用、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与规范、母语学习的特征归纳等。并通过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开展有关实践研究。 特色:综合研究、理论与实践结合 意义:从学术层面思考语文学科的各种问题,并结合语文教学实际,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提高研究生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余立新 李乾明 6 语文教育与 教师教育 内容:从学科育人的视角统整语文课程教材及教法,以此为基础,探索语文教师培养的目标、途径及方法,以培养具有根源性教育智慧和扎实学科知识基础的语文教师和教育研究者为使命。 特色:属于学科教育原理层面的研究;注重实践智慧与理论智慧的双重提升。 意义 :这是未来语文教育与教师教育的方向,也是未来社会人才需求的积极回应。 李大圣 7 历史学科教学论 本学科以历史课程问题、历史教材、历史教育史、历史教师教育、历史比较教育、历史教学任务、历史教学模式、历史课程教法和学法、历史教学评价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历史教学的实践研究,重点研究历史教育的教学模式及其规律,构建历史教育教学理论体系。本研究方向旨在系统地总结当前国际、国内历史教育教学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探讨历史教学自身规律性的基础上,构建历史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和理论体系。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培养我国高校及中学历史教育的教学、科研的创新人才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郑家福 卢炳惠 8 物理课程研究 主要研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教材、实施等)。廖伯琴教授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主编的全国初、高中《物理》教材已在全国多个省区使用。本方向立足基础教育,从纵向对科学教育课程标准、教材研制、课程实施等进行研究,这对我国乃至世界科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廖伯琴 (博导) 9 物理教学研究 主要研究中学科学教育标准、科学教育评价。赵保钢教授是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参与主编全国初、高中《物理》教材并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方面做了深入研究。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赵保钢 10 现代科技 主要研究现代科技进展,为本专业学生发展铺垫学科基础。 罗婉华 11 物理学史 主要研究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物理学与技术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等。 邓磊 12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研究化学课程与教学理论,化学教学设计及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等问题 李远蓉 13 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 主要进行数学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中学数学教育改革与实验、数学教材编写与实验等 宋乃庆(博导) 刘 静 李忠如 魏 林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系统教育基本理论修养,专业知识扎实,对教育问题具有高度敏感性,有相当的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能力,熟练使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专门研究人才。 学制:2~5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 应修学分:34学分 其中必修 31 学分,选修 3 学分。 三、课程设置一(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课 公共课 1100000001 第一外国语 1 80-140 5 研究生院 考试 1100000002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72 3 研究生院 考试 1242010006 现代教育技术 2 40 2 研究生院 考试 1200000003 教育科学通论 1 70 3 研究生院 考试 平台课 1242010124 教育政策与法律 1 54 3 陈恩伦 考试 1104010322 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 1 40 3 唐智松 考试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