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必修2教案 (二)第一章第2节.doc

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必修2教案 (二)第一章第2节.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必修2教案 (二)第一章第2节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板 书 教学过程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盂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出示挂图) P黄色圆粒X绿色皱粒    ↓  F1 黄色圆粒    ↓ F2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315粒:108粒:101粒:32粒 9:3:3:1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每一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分离规律。         2)不同对的性状之间自由组合。       3)F1形成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             由于Y与R和r组合的几率相同,R与Y和y组合的几率也相同,所以四种配子的数量相同。     4)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试验分析图示解:(幻灯)  P YYRRXyyrr   ↓ ↓  配子YR vr   ↓ ↓  F1 YyRr 5)F2基因型、表现型 基因型 表现型 1YYRR 2YyRr 黄色圆粒9 2YYRr 4YyRr 1YYrr黄色皱粒3 2Yyrr 1yyRR 绿色圆粒3 2yyRr 1yyrr绿色皱粒1     课堂巩固:(幻灯示巩固题)     第一课时   引言: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面请同学们共同回忆以下几个问题:   提问: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回答:基因分离定律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于遗传给后代。)   提问:请同学们分析孟德尔的另外两个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①豌豆粒色试验   ②豌豆粒形试验    P黄色X绿色     P圆形X皱形      ↓         ↓    F1 黄色       F1 圆形    F2????????????? F2??????????   (回答:①F1黄色豌豆自交产生两种表现型:黄色和绿色,比例为:3:1。②F1圆形豌豆自交产生F2有两种类型:圆粒和皱粒,比例为3:1。)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讲述:1.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是在完成了对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后得出的。那么,豌豆的相对性状很多,如果同一植株有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纯合亲本性状,如:豌豆的黄色相对于绿色为显性性状,圆粒相对于皱粒为显性性状,我们将同时具有黄色、圆粒两种性状的纯亲本植株和具有绿色、皱粒两种性状的纯亲本植株放到一起来研究它们杂交后的情况的话,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它是否还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呢?于是,孟德尔就又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试验的过程是这样的:   孟德尔选用了豌豆的粒色和粒形这样两个性状来进行杂交,即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做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都是黄色圆粒的。以后,孟德尔又让F1植株进行自交,产生F2中,不仅出现了亲代原有的性状——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产生了新组合的性状——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在所结的556粒种子中,有黄色圆粒的315粒、绿色圆粒的108粒、黄色皱粒的101粒、绿色皱粒32粒。这四种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9:3:3:1。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以上这样的结果呢?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教师组织学习小组讨论,并分析问题,指定小组长回答问题。)   提问:这一试验结果是否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方法:从一对性状(粒色、粒形)入手,看实验结果是否符合分离规律:   粒色:黄色: 315+101=416      绿色:108 +32=140      黄色:绿色 接近于3:1   粒形:圆粒:315+108=423      皱粒:101 +32=133      圆粒:皱粒接近于3:1   (回答:由此可见,从一对性状的角度去衡量这一试验是符合分离定律的。)   提问:新组合的性状是如何产生的呢?(引导学生思考。)   通过对上述遗传实验的分析,在F2不仅出现了与亲本性状相同的后代,而且出现了两个新组合的形状: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并且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接近3:1。这说明什么问题?   (回答:这表明在F1形成配子后,配子在组合上发生了自由配对的现象。)   讲述:对,这表明两对性状在共同的遗传过程中性状分离和等位基因的分离是互不干扰,各自独立的。由于一对性状的分离是随机的、独立的,那么,两对性状在遗传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随机组合。   从实验结果来看,在F2中:   粒色:黄色:3/4  粒形:圆形:3/4      绿色:1/4??????? 皱形:1/4   也就是说,在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