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社会保障方案的产生与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社会保障方案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第一节 早期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在资本主义社会前的形式: 氏族保障:原始社会中 首先,让有劳动能力的成年男子吃饱 其次,是让这些人的妻子吃饱 再次,才轮到孩子和老人。 主从保障:奴隶社会中 奴隶的生活保障完全由其主人奴隶主负责。 家庭保障 :封建社会中 依靠血缘关系的家庭提供的对家庭成员的生活保障“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家庭既是生产实体,又是消费实体。 社会保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但是以上的氏族保障、主从保障和家庭保障这三种经济保障,其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还是极为有限的,与现代社会保障有着本质的区别,只能看做是社会保障的雏形。 第二节 现代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 一、萌芽阶段 (一)时代背景 “圈地运动”,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二)萌芽标志 英国1834年 新《济贫法》 1601年《伊丽莎白43号法》--旧济贫法内容: 1、贫民救济由地方教区举办,教区每周向地主和房产所有者征济贫税 2、立法将贫民分为三类并规定相应的济贫办法:健壮贫民,做工自给,这是最早的以工代赈法;对失依儿童,教区设有贫民习艺所,供男女儿童习艺;无工作能力的老病残者,设救贫所收容救济,并辅以院外救助。 3、救济工作分为院内救济和院外救助两种 4、提倡父母子女的社会责任; 1834年新《济贫法》 1、规定领取救济的贫民必须接受三个苛刻的条件: 一是丧失个人尊严 二是丧失个人自由 三是丧失政治自由 2、社会救助是公民应该享受的合法权利,也是政府应尽的义务。 (三)主要思想理论依据 古典学派的反社会救济思想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马歇尔等 主要观点 1、贫困是个人原因造成的,与懒惰有关,懒惰是不值得怜悯的,对穷人的救济应让位于对穷人的压制 2、济贫行为不是使穷者富而使富者穷,它反而制造了一个穷人的世界,使人人都变得懒惰而傲慢。 二、产生时期(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 (一)现代社会保障产生的条件 1、经济条件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工业生产取代农业生产、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社会结构日趋复杂,职工成为社会阶层的主体。家庭或个人风险成为社会风险。 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财富的增长 2、社会条件 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工人运动的高涨 (二)标志性事件 1883年《疾病保险法》 1884年《工伤事故保险法》 1889年《老年和残障保险法》 (三)时代背景 德国统一;工人运动兴起 “大棒加胡萝卜”的政策 (四)主要思想理论依据 新历史学派 1、代表人物:施穆勒、布伦坦诺 2、主要观点 (1)国家至上 国家是集体经济的最高形式,是公务机关。在进步的文明社会中,国家的公共职能应不断扩大和增加,凡是个人努力所不能达到或不能顺利达到的目标,都理应由国家实现。 (2)用道德因素解释社会冲突 劳资冲突不是经济上的对立,而源于情感、教养和思想上的差距,归根到底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 3、政策主张 国家应直接干预经济生活。负起“文明和福利”的职责。 即国家必须通过立法,自上而下地实行新的社会政策,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借以改变工人阶级的教养和心理状态,从而缓和劳资矛盾。 为何以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 1)社会保险属于制度化保障机制,从而完成了由济贫时代的不确定性、临时性到稳定性、经常性的转变; 2)由雇员、雇主共同供款和国家资助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险制度,真正确立了权责对应、风险共担的机制; 3)受保障者无需以牺牲人格尊严和接受惩戒为受益条件,免去了济贫制度下的经济状况调查。----质的飞跃:即零星的救灾济贫措施发展成为国家固定的社会政策,施舍式的社会救助发展成为公民的一种法定权利 三、形成时期(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到二战) (一)时代背景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二)标志性事件 美国 1935年《社会保障法》 (三)主要思想理论依据 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1934《就业、货币和利息通论》----“凯恩斯革命” 财政政策是凯恩斯经济政策主张的重心。 赤字财政 承担社会福利责任,并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实行福利开支救济、对私人企业进行订货和贷款等 货币政策居于次位。 通货膨胀 增加货币发行量 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有效需求:商品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obao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