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治疗失眠课件篇.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埋针法 是将皮内外埋入耳穴治疗疾病的方法,适用于慢性疾病和疼痛性疾病,起到持续刺激、巩固疗效和防止复发的目的。使用时,左手固定常规消毒后的耳郭,右手用镊子挟住皮内针柄,轻轻刺入所选耳穴,再用胶布固定。一般埋患侧耳郭,必要时埋双耳,每日自行按压3次,每次留针3—5日,5次为一疗程。 *   4.压丸法 压丸法即在耳穴表面贴敷压丸替代埋针的一种简易疗法。此法既能持续刺激穴位,又安全无痛,无副作用,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压九所选材料就地取材,如王不留行籽、油菜籽、小米、绿豆、白芥子等。临床现多用王不留行籽,因其表面光滑,大小和硬度适宜。应用前用沸水烫洗2min,晒干装瓶备用。应用时将王不留行籽贴附在0.6cm× 0.6cm大小胶布中央,用镊子挟住贴敷在选用的耳穴上,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按压30—60s,3—7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刺激强度以患者情况而定,一般儿童、孕妇、年老体弱、神经衰弱者用轻刺激法,急性疼痛性病证宜用强刺激法。 * 四、耳针的治疗作用 耳穴治病有广、廉、简、验、无副作用等特点,适应证如下: 1、疼痛性疾病。如各种扭挫伤、头痛和神经性疼痛等。 2、炎性疾病及传染病。如急慢性结肠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胆囊炎、流感、百日咳、菌痢、腮腺炎等。 3、功能紊乱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如眩晕综合征、高血压、心律不齐、神经衰弱、荨麻疹、哮喘、鼻炎、紫癜等。 * 4、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糖尿病、肥胖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5、其他。有催乳、催产,预防和治疗输血、输液反应,同时还有美容、戒烟、戒毒、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等作用。 * 五、耳针治疗的常见病症 1、胃痛:主穴:胃、脾、交感、神门。配穴:胰胆、肝。 2、失眠:主穴:神门、内分泌、心、皮质下。配穴:胃、脾、肝、肾、胰胆。 3、痤疮:主穴:耳尖、内分泌、肺、脾、肾上腺、面颊。配穴:心、大肠、神门。 4、痛经:主穴:内生殖器、内分泌、神门。配穴:肝、肾、皮质下、交感。 * 六、耳针的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2)对扭伤和有运动障碍的患者,进针后宜适当活动患部,有助于提高疗效。? (3)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应禁针。 (4)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和伴有高度贫血者不宜针刺,对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者不宜强刺激法。? (5)耳针治疗时亦可发生晕针,应注意预防并及时处理。  * 失眠 又称“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严重时则以彻夜不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现代医学的“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以及某些精神病等,凡有失眠表现者,均可可参照此进行辨证论治。 失眠病因分为外感或和内伤。 * 1. 外感引起的失眠常为各种热病过程中的一种症状。 2. 内伤 2.1 心脾两虚:忧思过度,劳逸失调,耗伤心脾,导致气血不足,无以奉养心神而致失眠。 2.2 阴虚火旺:惊恐,房劳伤肾,以致心火独炽,心肾不交,神志不宁。 2.3 心胆气血:素体虚弱,心胆虚怯,心神不安。 2.4 肝阳上亢:情志抑郁,肝失调达,肝阳扰动心神。 2.5 胃腑不和:饮食不节,脾胃受伤,宿食停滞,胃气不和致不得眠。 * 现代医学认为本证是由于长期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强烈的思想情绪波动久病后体质虚弱,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相互失衡,导致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紊乱而成。 治则:宁心安神。 处方: 主穴:神门、内分泌、心、皮质下。 配穴:胃、脾、肝、肾、胰胆。 * 耳针治疗失眠技术 * 耳针是指用毫针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治疗范围较广,操作方便,在临床上根据耳穴形、色变化和病理反应,对疾病的诊断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为了促进耳穴应用发展与研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分别于1992年和2009年两次颁布和实施了《耳穴名称与定位》的国家标准。 * * 一 耳针刺激部位   (一)耳廓表面解剖 1.耳廓正面 耳轮 耳廓卷曲的游离部分。 耳轮脚 耳轮深入耳甲的部分。 耳轮结节 耳轮后上部的膨大部分。 * 对耳轮体 对耳轮下部呈上下走向的主体部 分。 对耳轮上脚 对耳轮向上分支的部分。 对耳轮下脚 对耳轮向前分支的部分。 轮屏切迹 对耳轮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 耳舟 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陷。 三角窝 对耳轮上、下脚与相应耳轮之间 的三角形凹窝。 * 耳甲艇 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 耳甲腔 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 屏上切迹 耳屏与耳轮之间的凹陷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选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