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_劳动力流动.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_劳动力流动

第三节 劳动力流动的有关理论:(精读)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托达罗模型 哈里斯对托达罗模型的修订 * 促进我国劳动力城乡流动机制的对策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1、降低劳动者偏高的流动成本 2、将劳动力流动作为一种投资行为看待 3、强化劳动者的流动激励,通过财政援助推动劳动者的流动 4、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5、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 回顾: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历史(改革开放后) (一)第一次人才大流动 时间:上世纪80年代中期 政策:国家正式发文,鼓励人才流动。同时严格限定,流动必须“正向”,即从国企流向集体企业、从大城市流向中小城市、从内地流向边疆。 标志性事件:1983年3月,全国第一家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沈阳人才公司诞生。 现象:1986年,人才流动出现异常高峰,许多人不辞而别,成为没有档案的“黑户”;抢夺人才的恶性事件也频频发生,有关部门随即出台强硬措施,流动戛然而止。 * (二)第二次人才大流动 时间:1988年至1989年 政策:中央鼓励知识分子从体制内到体制外,可以辞职、兼职、停薪留职、创办和领办乡镇企业,同时也支持三资企业的用人自主权。 现象:百万大军下广东,赴苏南,一时蔚为壮观。这次人才流动是全民性的,规模大、有组织,‘下海’一词出现,人才服务业务也发生了变化。随着三资企业、乡镇企业涌现,为保证这些不具备管理档案权限企业能够用人,各地的人才交流中心诞生了挂靠档案的业务。 标志性事件:一位年轻人毅然脱离了科研机构,签订了北京第一份人才流动协议,该协议编号“003”,成为北京现存最早的一份人才档案管理协议,已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 * (三)第三次大规模流动 时间: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后 现象:人才流动空前活跃,仅1992年7月一个月,《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10多家报纸刊登重金招聘人才的广告185个。 山东省第一个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向全国、全世界招聘人才。 市场在人才调配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许多单位把人才的进出管理交给中介机构,大学毕业生就业开始实行双向选择。北京、上海、广州等几大人才服务中心空前火爆。 * (四)第四次大流动 时间:目前还进行 背景:国企改制、产业结构调整、户籍制度改革、工业化与城镇化、WTO与国际化,国际人才市场进入、跨国公司大量空降及迅速本土化 预测:国际性的人才价格、理念,国际性的评价标准,将前所未有地影响中国人才配置的既有格局。 第四次人才流动的流量和流速都会超过前三次,流动的人数也将呈几何数增长,第四冲击波的影响,绝不亚于前三次。 *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长表数据估计,在1995年11月1日至普查时点的2000年11月1日期间,迁入登记居住地(乡、镇、街道)的全部人口即迁移人口为1.31亿。 在全部迁移人口中,县内迁移占43.7%,地级市和地区内迁移占57.3%,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内迁移占73.6%,如果按三类地区划分,地区内迁移占全部迁移的80%。在跨省迁移中, 74.9%流入东部省份。 迁移人口又分成两类,即户籍迁移和非户籍迁移。后者占全部迁移人口的65.1%,其中以务工经商为迁移目的的占45.9%,反映了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就业。 城市到城市的迁移和农村到城市的迁移,构成了全部非户籍迁移的80.3%。实际上,这些迁移者构成城市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四大流向: 农村、小城镇向大中城市流动 由内地落后城市向沿海发达城市流动 由各地传统经济部门向新技术、新产业开发区流动 由技术力量雄厚的部门和单位流向技术力量薄弱的部门和单位或技术雄厚部门或单位之间的流动。 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对我国具有特殊意义,并将在长时期内在我国多种劳动力流动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是研究的重点。 * 我国的城乡劳动力流动 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50—70年代末,这一阶段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较慢,人口和劳动力流动数量相对较少。 第二阶段是80—90年代末,这一阶段城市化速度较快,不是以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为主要特征,而是以开放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对户籍管理工作进行试验性改革,积极引导农村工业化与小城镇结合等为主要特征。 第三阶段是2001—现在,在更为市场化的条件下推进,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正在酝酿对户籍制度进行实质性改革。 二、拉尼斯——费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合作研究,在20 世纪60 年代初建立了一个比刘易斯模型更为复杂的模型,史称拉尼斯——费模型或费——拉尼斯模型。这个模型是直接从刘易斯模型中发展而来的,但把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之间的相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