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2诗歌垫基熟知诗歌常考九大题材,为解答试题垫实根基教师用书.doc

2019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2诗歌垫基熟知诗歌常考九大题材,为解答试题垫实根基教师用书.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文坛奇葩诗词曲,彩笔写就断肠句 鉴赏诗歌时我们总能发现有些诗歌题材相同。由于题材相同诗中的情感是相近的手法是相似的。为此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取得“读一首诗知一类诗”的效 一、咏史怀古诗——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涵 登临古地、凭吊古迹、追念往事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所感 内容 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 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②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③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衬托作者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 标志 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 情感 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②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之情;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③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对接相关篇目:《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山(张养浩)《赤壁》(杜牧)、《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例1] (2018·山西省重点中学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 杨万里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1)下列对诗歌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诗题中的“九日”与“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一词描述的是同一个节日古人喜在此佳节登高远望啸咏骋怀。 本诗首联点明来秋浦的时间和自己对这里的向往以实为梦以新游为旧游写出对此地的亲切感情。 颈联中谪仙”诗风豪放小杜”放荡不羁;前者写出过“直挂云帆济沧海”“风雨不动安如山”等名句。 颔联“风月不供诗酒债”风月指自然景物作者意指留恋山水、纵情美酒会让人消磨意志不思进取。 作者登临杜牧曾登高之处运用拟人、用典等手法既详细描绘了池州的美好风光又表达了对先贤的景仰与追思。 解析:选AB。C项前者写出过‘直挂云帆济沧海’‘风雨不动安如山’等名句”说法错误风雨不动安如山”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D项诗句指自然风景不能偿付诗酒之债言下之意是诗人们为这里的美好景物所吸引经常把它作为灵感E项作者并未详细描绘池州胜景且并未表达对先贤的景仰之情。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                                       答案:杨诗记叙初游池州却宛如梦中重来游历故地写出对此地的喜爱和向往;就池州美好的风月山水抒发感慨见证古今人事变换表达了风景不殊而人事已非之感;池州州民浑然不知李、杜两位大二、咏物言志诗——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涵 通过描绘自然之物寄托 内容 单纯咏物、托物言志(寓意)、托物喻理、托物讽世 ①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②从表现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对比。③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标志 ①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②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 情感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③托物讽世 对接相关篇目:《咏柳》(贺知章)、《卜算子·咏梅》(陆游)、《石灰吟》(于谦)、《望岳》(杜甫) [例2] (2018·安徽省百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竹 李 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喜。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钧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注】 ①李贺:唐代诗人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属“王孙”但系远支与皇族关系已很疏远。②三梁:古人帽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第一句描写竹子倒映水中的情景倒影随水波荡漾泛起错杂的波光。 第二句是倒装句意思是说春天来了在空地上的竹子绿叶婆娑倩影斑驳。 露华”就是露花即露珠。“华”通“花”。以露衬竹间接写竹。 第四句意思是青苔接近竹根表示笋已长成竹。竹根似霜白粉故称霜根。 解析:选BE。B项抽空”是写竹子拔空而长。E项前者借代辛勤劳动”理解错误香汗”借代美女。 (2)这首诗中竹”比喻什么?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答:                                       答案:以竹子的长成比喻人才的养成;以竹子的用途三、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az157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