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临床路径 (2011年版).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胃癌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胃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癌(ICD-10:C16) 行开腹标准胃癌D2根治术(ICD-9-CM-3:43.5-43.8伴40.59)。 (二)诊断依据。 根据《胃癌NCCN临床实践指南(2010.v2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7月,第7版)及《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7月,第7版)。 1.症状:早期无特异表现,随着疾病进展出现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黑便,晚期出现明显的梗阻、消化道大出血、腹部肿块、左锁骨淋巴结肿大等。 2.体征:早期胃癌无明显体征。上腹部肿块、直肠前触及肿物、脐部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均是胃癌晚期或已出现转移的体征。 3.化验:血红蛋白下降、大便潜血阳性、肿瘤标记物升高(CEA、CA199、CA72.4、CA24.2等)。 4.影像学检查:上消化道钡餐显示充盈缺损;腹部增强CT提示胃壁增厚、与周围脏器组织关系;盆腔超声辅助提示有无盆腔转移;电子内窥镜检查明确病变位置,并病理活检提示恶性肿瘤;超声胃镜明确肿瘤胃壁侵润深度。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胃癌NCCN临床实践指南(2010.v2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7月,第7版)及《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7月,第7版)。 1.根据检查结果,评定术前分期; 2.根据术前分期情况和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多学科小组评估,身体状况良好,肿瘤可切除: (1)T分期为T1b,且无远处转移(M0)患者的治疗方案:标准D2手术; (2)T分期为T2或T2以上,M0的患者,其治疗方案:标准D2手术、新辅助化放疗+ 标准D2手术、新辅助化疗+标准D2手术; 3.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决定术后治疗方案: (1)T1b,N0,M0:临床观察,随访。 (2)T2,N0,M0:临床观察或部分患者给予化放疗,可考虑S-1单药辅助治疗。 (3)T3,T4,或任何T,N+,M0:放疗+同时予以氟尿嘧啶类为基础的放疗增敏剂序贯5-Fu或卡培他滨或ECF方案。 (四)标准住院日为11-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6胃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6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消化道肿瘤标记物检查; (3)胸片、心电图; (4)门诊或入院后完成电子胃镜、腹部平扫和增强CT、盆腔超声。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检查项目: (1)超声内镜:评估肿瘤浸润深度; (2)钡餐检查:了解胃病变的形态和功能情况,有无胃出口梗阻,近端胃癌侵犯食道情况; (3)存在心肺基础疾病或者老年体弱病人:术前肺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血气分析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门诊完成);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可考虑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如有继发感染征象,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3.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7天。 1.麻醉方式: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 2.手术方式:根据胃癌的病变部位及大小选择不同的术式,如胃窦癌标准D2根治术、胃体癌标准D2根治术、食管胃结合部癌D2标准根治术。 3.术中腹腔或胃肠道内置物:肠内营养穿刺套管和引流管等。 4.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和补充血容量药物,视情况使用止血药、血管活性药物、腹腔内化疗药物。 5.输血:根据术前血红蛋白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6.病理学检查:切除标本解剖后作病理学检查(建议各组淋巴结分别取检),必要时行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7-14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根据患者情况复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胃肠道肿瘤标记物等。必要时应行其它相关检查(胸片、CT、B超、造影等)。 2.术后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根据病情,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要求选择:制酸剂、止吐药、止血药、化痰药、营养药物、促胃肠动力药等。 3.根据患者病情,尽早拔除胃管、尿管、引流管、深静脉穿刺管。 4.监测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指导患者术后饮食。 5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