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黄酒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模式的研究.docVIP

屏南黄酒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模式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屏南黄酒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模式的研究

屏南黄酒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模式的研究   摘 要: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化是突出地域优势,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等全方位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对重要人物访谈、现场考察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提炼出了以产品产业化、服务产业化、非遗技艺传承与开发三者为脉络和核心的福建屏南黄酒文化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对地方特色文化的创意开发、地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具有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屏南黄酒;文化产业化;扎根理论;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6)01-0062-05   [作者简介]林梅玲(1993-),女,汉族,本科生,研究方向:文化营销、创意社区;蔡子野(1993-),女,汉族,本科生,研究方向:文化营销、创意社区;苏林(1993-),女,汉族,本科生,研究方向:文化营销、创意社区;徐竹珊(1993-),女,汉族,本科生,研究方向:文化营销、创意社区。   [通讯作者]施玮(1981-),女,汉族,湖北宜昌人,讲师,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产业。   [基金项目]2015年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13468012)。   所谓文化产业化,就是挖掘文化价值,以产品和服务的形式来凝聚文化,并以消费形式来传播文化的过程。文化产业化重在强调发挥地方自然人文优势,利用地方自然人文优势来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因此,文化产业化以地方特色文化为依托,将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三者科学地有机结合,将文化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资源。闽派黄酒有三大代表性企业,其中之一就是福建屏南的惠泽龙酒业。闽派黄酒源远流长,主要由民间代代相传而传承下来,是平民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积淀出独特、厚实的闽派黄酒文化。受人们饮酒习惯变化的影响,黄酒市场逐渐走向低迷,渐渐淡出民众的视野,其典型代表就是曾经备受海内外认同的福建红曲黄酒。黄酒文化瑰宝也随着这一趋势正走向消亡。本文以福建屏南闽派黄酒文化为例,探讨闽派黄酒文化创意开发路径,旨在为福建屏南黄酒产业实现地方性差异化发展以及农村地方黄酒特色文化深度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文献回顾   (一)关于文化产业化模式与路径研究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化发展模式相继出现,经归纳和总结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从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文化产业重组的模式 [1];二是从打响品牌知名度、走国际路线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海外联盟的模式 [2];三是从开发利用地方特色文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创意设计为核心,以科技为手段的文化创意产业模式 [3]。目前,现有大部分模式未能全方位体现出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特点模式。一些针对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后提出了三条文化产业化路径:其一,在对产业发展的内外部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群发展路径 [4];其二,在利用传统资源的基础上强调走现代化路径 [5];其三,将创意性的想法和思维融入文化产业发展中,提炼出创意发展路径 [6]。   (二)关于文化产业化的实证研究   在文化产业化实践中,研究者深入分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案例,分别提出了对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建议与看法。刘渊(2011)认为河北民间艺术品文化的发展是在吸收地方特色的艺术元素基础上,加以创意设计,促进了当地文化产业发展 [7];严荔(2010)以四川省为例,解析了四川人文地理、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文化资源,提出了我国区域性文化产业的开发策略 [8];霍学喜、谭文枫和牛军(2006)对庆阳香包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进行了共同讨论 [9];齐鹏(2009)提及了孔子文化产业化、荀子文化产业化的案例,着重强调了发展孙子文化产业化必须建立在孙子文化的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的启示 [10];孙乙可(2007)以“云南印象”舞蹈为例,强调了舞蹈文化产业化发展模式特色和自主创新特色完全可以形成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11];张世均(2011)借鉴了韩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方式,对我国的文化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启示[12]。   综上所述,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化发展已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尚有以下研究空间:1.在模式和路径构建上,均偏重于文化产业化的某一个角度,如在模式构建上的产业重组、创意产业等,在路径构建上的产业集群、创意设计等,均缺乏全方位的把握;2.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在对案例实证研究多源于对当地经验的简单总结,带较明显主观性色彩,科学性不足。   二、研究方法与实地调研   (一)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法由哥伦比亚大学的Anselm Strauss和Barney Glaser两位学者在1967年出版的《扎根理论之发现》一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