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电影史考试.重点整理.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中外电影史 外国电影 序 一、电影的诞生 182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提出了“视觉滞留”的原理。 1824年,法国物理学家尼赛富尔·涅普斯拍出一幅静物照片,此后照相术迅速发展。 1878年,英国摄影师爱德华·穆布里奇拍出表现物体连续运动的一组照片。 1882年,法国人马莱研制出“摄影枪”,此后他又发明了“软片式连续摄影机”。 1894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他的机械师协助下制作出了“电影视镜”。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用他们发明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售票公映了他们的电影。这一天被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 二、电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继卢米埃尔之后,法国人乔治·梅里爱把魔术表演剧院改造成摄影棚,进行魔术电影实验。 1903年,美国导演埃德温·鲍特拍摄了《火车大劫案》,由此,电影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叙事体。 1915年,美国导演大卫·格里菲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标志着电影艺术的初步形成。 1927年10月6日公映的美国电影《爵士歌手》是有声电影开端的标志。 1935年美国电影《浮华世家》是第一部用彩色胶片拍摄的彩色电影。 20世纪70年代以后,高科技开始影响和改变着电影的面貌。 ? 第一章 法国电影 第一节 法国的印象派和先锋派电影 一、印象派电影 代表作: 路易·德吕克、谢尔曼·杜拉克《西班牙的节日》、 阿倍尔·冈斯《车轮》、让·爱浦斯坦《忠诚的心》 印象派电影的特点:不注重影片的外在故事情节,而善于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着重创造气氛,用环境衬托人物的心理和命运;追求造型美,追求新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 二、先锋派电影 先锋派电影的特点: 1、在反对商业电影的口号下,力图否定电影的大众化性质,使电影成为只能供少数人观赏的、无功利目的的艺术品。 2、借用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手法。 先锋派电影的理论主张: 1、反对叙事,主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要求以抽象的图形、唯美的形式、孤立的形象和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的全部内容。 2、倡导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来达到“电影诗”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实、任何理性的含义,需要的只是纯粹的运动、节奏和情绪。 3、描写充满潜意识活动的非理性世界。 4、把表现物放在比表现人更重要的地位或者至少是平等的地位。 1、纯电影 纯电影的特点:摆脱故事情节和舞台剧的影响,单纯以运动,包括各种线条和形状的变化来触发观赏者的情绪。 代表作:费尔南·莱谢尔《机械舞蹈》 2、达达主义电影 达达主义电影的特点:没有主题和情节,追求奇异怪诞的视觉效果。 代表作:雷内·克莱尔《幕间休息》 3、超现实主义电影 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特点:形象化的表现梦境、潜意识活动和变态心理,真实的场景与非理性行为交织在一起,借以表现主观世界的混乱、幽暗、痛苦和失落感。 代表作: 谢尔曼·杜拉克《贝壳与僧侣》、 路易斯·布努艾尔《一条安达鲁狗》、《黄金时代》 第二节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一、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特点 以富有感情的笔调描写法国的社会现实,特别是普通人的生活遭遇,注重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影片多采用景深镜头。 二、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主要导演及其作品 雷内·克莱尔《巴黎屋檐下》、让·维果《操行零分》、马赛尔·卡尔内《雾码头》、叙利恩·杜维威尔《同心协力》、让·雷诺阿《大幻灭》、《游戏规则》 第三节 法国“新浪潮”电影 一、“新浪潮”电影的理论基础 1、电影的记录本性理论 2、场面调度理论 3、作者电影观念 二、 “新浪潮”电影的创作特征 三、 “新浪潮”电影的主要导演及其作品 1、让-吕克·戈达尔《筋疲力尽》 《筋疲力尽》的艺术特点: (1)、打破传统的叙事形式,情节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2)、拒绝沿袭传统的剪辑原则,采用跳切的手法。 (3)、在摄影方面,追求纪实风格,画面朴素、自然。 2、弗朗索瓦·特吕弗《四百下》 《四百下》的艺术特点: (1)、在叙事方式上,以琐碎生活事件的串联和积累还原生活的本来面貌。 (2)、大量使用长镜头,增强影片的真实感。 第四节 法国“左岸派”电影 “左岸派”电影的主要导演及其作品: 阿仑·雷乃《广岛之恋》 玛格丽特·杜拉《印度之歌》 第二章 意大利电影 第一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一、新现实主义电影产生的历史背景 1、社会背景 2、电影现状 二、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特点 1、注重描写本国社会现实生活。 2、通过描写普通人的生活遭遇,反映当代社会问题。 3、尽量在实景中拍摄,并运用自然光。 4、反对明星效应,尽量使用非职业演员。 三、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概况 1、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准备期(1942--1945) 主要导演及其代表作:鲁西诺·威斯康蒂《沉沦》、 德·西卡《孩子们注视着我们》 2、新现实主

文档评论(0)

一叶轻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