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步态分析 (1).ppt

  1. 1、本文档共1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2、髋关节屈曲 主要表现为支撑相髋关节屈曲,特别在支撑相中、后期(髋关节应该在此期后伸)。 如果畸形为单侧,对侧步长将缩短。 动态肌电图 常见髂腰肌、股直肌、髋内收肌过度活跃,而伸髋肌和棘旁肌减弱。 * 髋关节屈曲 谢谢大家! * (4)步行能力恢复的预测(屈髋) 一般用美国加州Rancho Los Amigos康复医院的直立控制试验(upright control test, UCT)来评定。它通过对患者屈髋、伸髋和伸踝能力的检查来预测,若三个项目均达不到强级,则将来难以有良好的步行能力。 1)屈髋:助手站在患者健侧,在股骨大转子处扶住患者。检查者让患者站直,尽可能快地将患膝屈向胸部,越快越好:①强:屈髋大于60°,且10s内能完成3次;②中:屈髋在30°~60°之间,10s内能作3次;③弱:屈髋在30°以下,10s内能作3次。 * (4)步行能力恢复的预测(伸髋) 2)伸髋:助手蹲在患者的患腿后方,一手握住患股前方,另一手握住患胫前方,使患膝保持在中立位,并稳定踝关节。检查者站在患者患侧,用手扶住患者上肢或手,先让患者用双腿站直,然后提起健腿,仅用患腿站立: ①强:能使躯干在髋上伸直或使躯干在髋的最大伸展范围上伸直; ②中:不能完全伸直,但能控制躯干不再前倾,或躯干虽前后摆动,但不倾倒,或在髋上过伸躯干; ③弱:躯干在髋上发生不受控制的屈曲或不能维持站立。 * (4)步行能力恢复的预测(伸踝) 3)伸踝:助手站在患者健侧,支持躯干伸直。检查者蹲在患腿后方,保持患膝于中立位,让患者用双腿站立。然后让他提起健腿,让患腿单足站立,进而让他足跟离地,用足前部支撑全身: ①强:患腿能单足站,并能按命令使足跟离地,用足前部支撑全身; ②弱:不能。 * 预测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简单方法 偏瘫患者在发病初期,在仰卧位若能完成下列动作,则将来可以步行的可能性为90%: 空中屈伸膝:在屈患髋约45°情况下能伸屈膝关节。 主动直腿抬高:在下肢直立情况下抬高下肢。 保持立膝:在屈髋45°、屈膝90°情况下不向左右偏倒。 早在公元前,古希腊的哲学家和自然学家Aristotle(亚里斯多德 公元前 384-322)就开始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人和动物运动协调的力学问题。15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Lelonardo Da Vinci(列奥纳尔德?达?芬奇 1452-1519)在解剖学和力学的基础上研究人体的各种姿势和运动,并提出人体的运动必须服从于某种力学定律。17世纪意大利解剖学家Alfonso Borelli(阿?博雷利 1608-1679) 进一步系统地结合力学与解剖学研究人和动物的运动协调性规律,他完成了最早的运动生物力学著作《论动物的运动》一书。 * 异常站立的支撑面 * 2、下肢短缩者步态 下肢短缩,按其短缩的程度可引起各种障碍。 如果腿长差3cm以下,即使不穿特殊的鞋,也容易代偿; 如果是差3cm以上,就必须靠矫形鞋。 * 矫形鞋的选择标准 功能+美观 功能1:为使双足支撑时保持平衡,就必须补充短缩。 功能2:因为跖屈是蹬地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保持踝关节的活动性。 美观与功能对立。 男性:功能为主 女性:美观为主 * * 下肢短缩的代偿 下肢短缩时,患者用以下方法代偿:(矢状面) 最大限度的伸展短腿,踮着足尖走路,可以延长10~15cm。 使长腿的膝及髋关节屈曲行走,甚至变成“坐位行走”(marche assise,sitting walk)。 把以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长腿膝关节屈曲,短腿踮着足尖行走。 * * 高度短缩的坐位步态 坐位步态:当肢体短缩比较明显时,患者往往将长腿侧的膝关节最大限度的屈曲,形成类似坐位的步行,即坐位步态。 * 坐位步态图示 患者5岁,先天性股骨发育不全,短缩12cm。 * 坐位步态 因为短缩侧足的蹬地动作不够,所以在健侧支撑时,躯干向前倾斜。这是为补充不充分蹬地动作必然要出现的鞠躬姿势(salutation)。 步幅:健侧腿过度屈曲,后步的步幅非常小,而患侧增加;相反前步的步幅,健侧非常大,患侧变为零。 重心:交替轻度上升——健侧足一支撑,重心上升极为显著,但由于躯干的前倾使重心上升不明显。同样,患侧支撑时,重心最大限度的下降,但也被掩盖。 * 3、足内翻+足下垂 足内翻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最常见的下肢病理姿势,表现为足下垂和向内倾斜。 经常合并有足趾卷曲,并常有足外侧部疼痛,尤其是第5跖骨基底部。 * 步行时足初触地部位由正常的足后跟改变为足前部,重力主要由足外侧缘承担。 足内翻常在步态的支撑相持续存在,导致踝关节不稳,并进而影响全身平衡。 * * 足内翻+足下垂 支撑相 早期和中期由于踝背伸障碍,导致胫骨前向移动受限,从而促使支撑相末期膝关节过伸,以代偿胫骨前移不足。 由于膝关节过伸,足前进推动力量降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