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名著百部—曲品 人间词话.pdf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园之星 名著通览 明代是中国古典戏曲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期。由于从元末开始戏曲声腔 的发展已呈北曲南词诸腔并陈的趋势,同时由于元代后期杂剧中心的南移, 南北戏曲得到了广泛的交流。进入明代以后,戏曲队伍发生了变化,杂剧和 南戏从形式到内容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总的趋势是北曲杂剧逐渐衰落, 南曲戏文逐渐兴盛,到嘉靖万历年间,北杂剧日薄西山,走入衰落的低谷, 以南曲为骨干,兼采北曲的新的戏曲体制——传奇形成,并且出现了名作纷 呈,诸腔竞奏,戏曲大家辈出的繁荣景象。正如吕天成所说 “博观传奇,近 时为盛。大江左右,骚雅沸腾;吴浙之间,风流掩映”。 由于作家和艺人的共同努力,明代戏曲舞台上的各种艺术手段日臻完 善,趋于浑成,虚实结合的舞台方法日渐成熟,奠定了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 坚实基础。同时戏曲本身的发展,必然要求人们从理论上加以探讨研究,进 行总结。明代的戏曲理论与批评十分活跃,随着吕天成《曲品》和王骥德《曲 律》的问世,有中国特色的戏剧学也随之初具梗概。这两部作品也被称为明 代论曲作品中的 “双璧”。 吕天成 (1580—1618年)字勤之,号棘津,别署郁蓝生,竹癡居士,浙 江余姚人。明代万历年间的著名戏曲家。吕天成是一位出生于官宦世家的翩 翩公子,他之所以嗜好曲学,离不开家庭和亲友的影响:曾祖吕本位至宰相, 武英殿大学士;祖父吕兑官至中书舍人、礼部精膳司主事;祖母孙镮亦是礼 部尚书之女,不仅能写诗,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 “好储书,于古今戏 剧、靡不购存,故勤之泛滥极博” (《曲律》卷四),在祖母的陶冶下,吕 天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对戏曲产生浓厚的兴趣,一生辛勤购存收藏 戏曲作品不辍;父亲吕胤昌举进士、官至宣城司理、吏部主事和河南参议, 亦是嗜书成癖,并对戏曲颇有研究,同张凤翼、汪道昆、屠隆、梅鼎祚等戏 曲大家交往甚密,吕天成的初期创作就明显地受到他们的影响。而对吕天成 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外舅祖孙■和表伯父孙如法。孙■官至兵部尚书,他喜 欢词曲,与徐渭、沈璟交往很好,尤工戏曲音韵之学,对传奇创作也有独到 见解;孙如法秉承孙■家学,颇得其妙,与沈璟交好,帮助沈氏改正过传奇 的韵句。同时吕天成又是沈璟的弟子,又同叶宪祖、卜世臣、王骥德等戏曲 创作和理论大家交游甚厚, 《曲品》正是在这一背景和大的时代环境中孕育 并产生的。这些饱学的亲友为吕天成对曲学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曲品》是一部品评明代传奇作家和作品的专著。据该书自序讲,初稿 完成于万历三十年 (1602年), “然惟于各传奇下著评,语意不尽,亦多未 当。寻弃之”。当时吕天成对这部作品并不满意,因此初稿完成后将其搁在 了一边。事隔8年,由于著名曲学家王骥德的怂恿,吕天成又重操旧作,并 逐一加以更正,于是我们今天所见的 《曲品》就问世了。他在 《自序》中说 “仿钟嵘《诗品》、庾肩吾《书品》、谢赫《画品》例,各著论评,析为上 下二卷,上卷品作旧传奇及新传奇者,下卷品各传奇。其未考姓氏者,且以 传奇附;其不入格者,不录。”所谓 “作旧传奇者”指元末至明初南戏和传 奇的作者; “作新传奇者”指嘉靖、万历间诸作者。全书共收录明代天启以 前的传奇和散曲作家150人、作品名目190多种。凡是嘉靖以前的作者和作 品分为 “神”、“妙”、“能”、“具”四品;以后的作者作品分为上、中、 下三品,每品分上、中、下三等。对重要作家作品加以简单的评述。 校园之星 吕天成的 《曲品》深受其舅祖孙■的曲艺理论的影响,他在《曲品》卷 下说: “我舅祖孙司马公谓予曰:‘凡南戏,第一要事佳;第二要关目好;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