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学课件2第二章.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经络总论 经络概念 经络: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 经脉是直行的主干。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 经脉和络脉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经脉 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 络脉 十五络脉 浮络 孙络 经络学说的形成依据 1.“针感”等传导的观察。 2.腧穴疗效的总结。 3.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4.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一、十二经脉 1. 名称 2. 体表分布规律 3. 循行走向与交接 1. 十二经脉的名称 概念: 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所以又称为“正经”。 手三阴经 手太阴肺、手厥阴心包、手少阴心 手三阳经 手阳明大肠、手少阳三焦、手太阳小肠 足三阳经 足阳明胃、足少阳胆、足太阳膀胱 足三阴经 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少阴肾 2.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 属脏的六条阴经: 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内) 属腑的六条阳经: 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排列顺序歌诀: 太阴、阳明行在前; 厥阴、少阳行中间; 少阴、太阳行在后; 肝、脾中都交叉变。 3.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 (里) (表) 肺经 大肠经 脾经 胃经 心经 小肠经 肾经 膀胱经 心包经 三焦经 肝经 胆经 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相互影响,治疗时相互为用。 4.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 (1)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 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5.十二经脉逐经循环流注次序 二、奇经八脉 1.概念: 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8条。 特点: ①奇经不直接隶属于脏腑。 ②奇经八脉虽别道奇行,但它有一定的整体性。 ③奇经无阴阳表里配合关系。 ④除任、督2脉外,无自己的专穴。 ⑤除带脉外,皆由下向上循行。 2.体表分布规律 任脉: 行于腹、胸、颏下正中,诸阴经均与之交汇,故称“阴脉之海”。 作用: 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 。 2.体表分布规律 督脉: 行于腰、背、头面正中,诸阳经均与之交汇,故称“阳脉之海”。 作用: 具有调节全身诸阳经经气的作用。 2.体表分布规律 冲脉: 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且与任、督、足阳明胃等有联系, 称“十二经之海”或 “血海”。 作用: 涵蓄十二经气血。 2.体表分布规律 带脉: 起于胁下,环腰一周,状如束带。 作用: 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2.体表分布规律 阴跷脉:起于照海,并入肾经 →上行,交于目内眦。 阳跷脉:起于申脉,并入膀胱经 作用:调节肢体的运动和眼睑的开合。 中医认为调节肢体运动在于跷脉; 西医认为调节肢体运动在于小脑。 2.体表分布规律 跷脉对人体睡眠的调节: 白天阳气盛,阳跷脉盛→目光炯炯,兴奋 夜间阴气盛,阴跷脉盛→瞌睡 “癫痫昼发灸阳跷,夜发灸阴跷” 临床: 失眠、不寐:调节跷脉,但应停西药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