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案例.docVIP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案例.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案例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第34页“队列表演(二)”。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理解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意义,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加深对乘法的认识。 3.培养分析、推理、迁移类推的能力。 学习重点: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学习难点:理解笔算的算理。 学习过程: 环节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尝试借助点子图进行计算 问:我们学校举行了课间操比赛,这是我们三年级的同学在比赛(出示图片),每排14人,一共有12排。为了大家看着方便,我们用一个点来表示一个人(出示ppt),观察点子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问: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问:怎么列式呢? 问:要想求一共有多少人,刚才有一个同学的列式是比较准确的。(板书:12×14) 问:这个列式表示什么意思? 问:刚才有人说是48人,那我们现在来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人呢? 问:为什么说是100多人呢? 问:哦,如果不看它们的个位,看成10×10还100多人呢。其他同学同意吗? 问:那到底准确数是多少人呢? 问:可以算一算吗? 问:你们手中也有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点子图,你还可以在点子图上面画一画,想一想,怎样能够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并且把你的想法和思考过程写在纸上。 学生开始操作,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问:黑板上有同学们找到的这么多种方法,现在请你静静地看一看,你能理解这些算法吗?如果有不同意见,你有什么建议? 生:12排一共有多少人? 生:48人。 生:12×14=48人,48÷12=14人。 生:每排14人,一共有12排,求一共有多少人。 生:100多人。 生:因为是两位数,两个1相乘就等于1,然后12×14分别看成10×10,那就是100,不计算个位的。 生:同意。 算! 生:可以。 学生使用点子图得出多种算法,并且沟通了竖式、横式与点子图三者之间的联系。 二、汇报交流,解释算理 学生们观察后进行全班交流。 问:你觉得她的方法有道理吗?这个方法行吗? 问:我看还有一个同学也是这个方法,不过他列了三个竖式来计算,这样也可以。 问:有一个用竖式的方法做的,这是谁的? 问:你们听明白了吗?那我有问题想问:48是怎么得到的? 问:在点子图上来看一看,然后怎么算呢? 问:那为什么这里写了一个12啊? 问:然后怎么算呢? 生1:竖着是12,我把12拆成2和10。 生2:同意。 生3:我是把12排分成3份,再来做。 生4:我是把5个分为一组,有33组,还剩下3个,再加上3。 生5:我先用2×4=8,l×4=4,……(介绍竖式的过程) 生5:12×4。 生5:虽然14的最高位数字是1,但是它在十位上,代表10,所以是12×10=120。 生5:因为l写在了百位上,2写在了十位上,你不写。,也直接就是120了。 生5:用得出来的48+120就得到了168。 点子图上又知道每一步具体表示多少。 利用点子图解释了算理。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学生掌握竖式算法的基础上的,却忽略了那些课前不会竖式的学生,他们在上一节课能利用点子图想到拆,利用乘、加等转化为以前所学来解决新的问题。那么怎么让他们去思考算法之间的联系,经历从横式到竖式的形成过程呢?于是对原课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创造竖式这个环节,用来沟通横、竖式之间的联系,帮助课前不会竖式的学生理解了竖式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竖式是怎么来的。想在下一节课的有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中,可以继续体验。 三、沟通联系,“创造”竖式 根据学生们的交流,教师再一次把点子图和竖式放在一起演示。 问:通过刚才的这几种方法,我们得到了三年级参加的人数是168人。我们估计100多是可以的。 问:我们来看看这些方法,哪些方法之间有相同之处呢?给它们分分类。 问:刚才我们有的同学已经拆12。前面列出了竖式,那能不能也创造出一个竖式呢?小组内研究一下。 学习独立思考,自己创造竖式。部分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问:看来同学们的设计都很有道理,有的还很独特,那我们来看看竖式是怎么来的。 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进行总结。 生1:这些方法中有用横式解决的,也有用竖式解决的。 生2:用横式的方法中,有的是拆12的,有的是拆14的。 四、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对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想法吗?请同学们课下交流一下。 感受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并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算理。

文档评论(0)

136****32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