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有趣的测量.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个人信息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刘颖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有趣的测量 学科 数学 学段 低段 年级 二年级 教材 出版社:北师大版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纵观小学阶段测量的学习:都是先感知度量的属性:如长短的认识、面积的认识、体积的认识。再来体会度量单位的意义,厘米、米等长度单位 和面积单位、体积单位;最后就是用数量刻画结果,如面积、体积的计算。因此,不管是一维、二维、三维,度量都是经历了从认识概念、到设立标准、最后获得数量的过程。 课标解读中指出:度量单位是度量的核心,度量单位就是我们所说的标准。 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要求:“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我们认为这里的统一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自我的统一:在量不同物体时,能用同一个标准进行刻画。另一方面是大家的统一。 一维长度是一个核心,二维、三维都是建立在一维之上的。因此,测量的起始课尤为重。 2.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这个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直接比较长、短的活动经验,对长和短有了一定认识基础上进行的,它包含三个主体内容:教室有多长、厘米的认识、米的认识。 《教室有多长》是一节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目的是通过用自选单位测量教室长度的活动,在量中体会到量,积累测量活动经验。之后的两节课《厘米和米的认识》是认识“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能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 这三节课,前者指向活动经验,后者指向知识本身,1厘米和1米都是国际标准的长度单位,孩子们早就听说过,尺子也是他们熟悉的测量工具。在它们之间,我们明显感觉到断层和不足,步子似乎迈的过快。 再来看厘米的认识这节课,从活动统一标准到知识厘米认识这个跨越,孩子们会想些什么?为什么要统一成厘米?尺子是怎样来的?而统一标准这么重要,就只靠这样的一个活动,真的就能在孩子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吗?…… 带着这些思考,我们走进了孩子们,开始了我们的课前访谈。 学生分析: 1、思维的固化: 当我们问到孩子们,怎样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几乎百分百的孩子都会提到尺子,因为在他们的头脑里量东西和尺子是密不可分的。 2、标准的模糊: 当孩子用尺子量线段长的时候,几乎都知道把0刻度对齐,而且有意识地看数,得出是几的结果。 而孩子们用尺子来量桌子时候,他们是把尺子累加来进行测量,而得到的是几个尺子长。他们并没有关注到起点和数据。 这说明标准没有真正地走进孩子们的心里。 3、标准的分离 在访谈的过程中,有个孩子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叫“小尺”和“小寸”的好朋友在一起量东西,量黑板时,小尺轻松完成,小寸感到很羞愧;量铅笔时,小寸轻松完成,小尺感到很羞愧。长有长的好处,短有短的好处,各有优势!原来这是语文老师在给他们解释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看来,不仅是在孩子的心目中,就连在成人的心中,尺和寸是两个“分离”的长度单位。 我的思考: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访谈,有了如下的思考:我们认为这个断层是存在的,我们拉长了统一标准到认识厘米的过程,放慢了脚步,增加了给孩子们选择标准的权利,而选择就是对度量的一个思考,让孩子们更深刻的认识到标准的重要性,让标准深深地进入孩子们的心里。建立大标准与小标准的联系:不再让尺是尺,寸是寸,建立起尺和寸之间的关联,尺中有寸,寸中有尺,打通不同标准之间的联系。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在测量活动中,产生统一标准的需求,体会标准的重要性。 2、经历做“尺子”的过程,建立大小单位之间的联系。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感受数学思考的乐趣。 重点:体会标准的重要性。 难点:经历做“尺子”的过程,建立大小单位之间的联系。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 一、产生统一需求: 上节课,大家量了教室的长,看,你们量的多认真呀!淘气还看到了你们的测量结果。32个学习手册长、11个扫把长、42个语文书长……他有点糊涂了,你们都是在量同一个教室的长吗?那怎么得到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要是每个人都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交流起来多麻烦呀,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得到相同的测量结果。(同一工具测量) 小结:用同一个测量标准来量,我们就能得到同样的测量结果。 【设计意图】情景回顾,让学生产生统一测量标准的需求,体会建立标准的重要性。 二、选择设立标准: 1、初选,谈感受:淘气给大家准备了两个测量标准,你们喜欢哪一个?说说理由!各有各的想法。 2、量中再次选: 淘气出示第一个测量任务:量铅笔的长。 量它你会选哪个?谁来前面量一量,试一试 看来再量铅笔的时候用小标准能帮我们说的更清楚! 3、确立最终的标准: 这节课我们就用它来作为我们的测量标准,进行有趣的测量。(板书:标准,有趣的测量

文档评论(0)

dsw285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