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七上《古代诗歌四首》.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最新七上《古代诗歌四首》,2017最新七上《古代诗歌四首》PPT,2017最新七上《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 刻画得淋漓尽致,被后人称赞为“秋思之祖”。 小结 1.《观沧海》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2.《观沧海》一诗以 字统领全篇,先写 景,然后写 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 观 实 虚 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自然哲理的句子是 为 ,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4. 《天净沙秋思》中勾勒整个画面背景的句子是: 。 5.请说出我国不同朝代的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 汉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清: 赋 诗 词 曲 小说 夕阳西下 杨宏伟改编制作 曹操,即魏武帝,小名阿瞒。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份,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观沧海 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背景 自由朗读古诗,感受诗人诗意情境,注意停顿。 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读 1.结合书下注解初步感受诗意。 2.找出统领全诗的一个“字”? 3.诗人站在碣石山上看到了怎样的景象?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 品 4.作者借写沧海之景表达了什么心情? 观沧海 观: 海水、山岛 想象: 大海吞吐 日月星河 抒情: 统一中原,建功立业 (实) (虚) 板书 “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小结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创作背景:诗人王昌龄于天宝8年被贬偏远之地龙标做尉官(龙标尉),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有什么作用? 2.第二句的“过五溪”说明了什么? 3.最后两句中作者为什么寄托愁心与“明月”? 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有什么作用? 子规啼血典出《史书·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另传说古代蜀国王杜宇死后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叫唤人们快快布谷!啼得流出了血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这便是成语子规啼血的来历。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所以叫杜鹃啼归。 子规啼血 (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一般诗文,写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抒情,绝大多数景物描写本身,就蕴含了作者的情感 。写景是为下面那两句为抒情铺垫。 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有什么作用? (2)渲染气氛:萧瑟、凄楚的气氛。 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3)烘托心情:忧愁,痛惜 3.最后两句中作者为什么寄托愁心与“明月”?

文档评论(0)

优秀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