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资料.doc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 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 属性。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 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 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 统一行使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 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 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第二,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 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 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 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 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 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 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 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 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 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的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 特殊的。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 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 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 个性,是既互相联结、又互相区别的。共性和个性 的互相联结在于,共性只能存在于个性 之中,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个性也离不开共性,共 性和个性又是互相区别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之 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许多自己独有的 特点,是共性包容不了的。矛盾的共性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而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 盾的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由于 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 一定时间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 另一时间 可能变为特殊性。 只有掌握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才能真正把 握对立统一规律和唯物辩证法其它理论,因此共性 个性的关系问题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从方法论 意义上说,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原理,提供了正 确认识事物矛盾的根本方法。人类的认识就是由特 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人类的认 识就是如此循环往复,逐步提高、不断深化以至无 穷的过程。只有把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才能从 思想上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就实践而言,共 性个性、绝对相对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 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思想原则的 哲学基础。毛泽东同志关于事物矛盾 问题精髓的论述,就是对这一思想原则所作的深刻 阐述和充分发挥,这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教 训得出的并持之不懈彻底贯彻的基本结论。把矛盾 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也是搞好各项工作的 根本方法,毛泽东同志倡导的 “ 一般号召和具体指 导相结合 ” 等领导方法,就是把矛盾普遍性和特殊 性结合起来运用于实际工作的具体方法。 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的历史进程 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的历史进程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的历史进程 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的历史进程 )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 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发 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 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等第二批不平 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 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3 )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 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同时 中国经济也日益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样, 中国经济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征。 ( 4 )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边疆地区出现危机。 1883 - 1885 中法战争,民族危机逐渐加深。 ( 5 )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 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发 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 国狂潮,并走向联合,利益趋向一致。 ( 6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 《辛丑条约》,中国社会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深渊。 特征: 1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控了中 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 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 中国的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