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楚简《恒先》的毕业论文.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年关于楚简《恒先》的毕业论文      上海博物馆19xx年入藏的楚简,中有道家著作《恒先》,自见诸报导以来,久为学术界所期待,楚简《恒先》首章释义-毕业论文。现在该篇已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3)书内公布,无疑很快会得到众多学者的讨论。这篇简书共13支,保存完好,字迹清晰,是非常难得的。更非常重要,由于文字古奥,说理又相当玄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有基本的认识。这里只就其开头1段略作讨论,希望引起大家的兴趣。 ?      《恒先》最初几句,可称为首章,都写在第1支简上。下面录出释文,其间已定论的字直接用今通行字写: ?      恒先无有,、寈、虚。,大;寈,大寈;虚,大虚。自厌不自忍,或作。有或焉有气,有气焉有有,有有焉有始,有始焉有。 ?      全篇以《恒先》为题,即因首句从“恒先”开始,这和《论语》的《学而》等等1样,是古籍通例。但是“恒先”在此应当连读,作为1词,这是因为如李0先生指出的,“恒先”见于长沙马王堆帛书《黄帝书》的《道原》篇[①]。 ?      帛书《道原》开始说: ?      恒先之初,迵(洞)同大虚,虚同为1,恒1而止,湿湿(混混)梦梦,未有明晦。 ?      这里的“先”字,整理报告释为“无”[②]。该件帛书的“先”、“无”两字,写得难以区别,我把它改释为“先”,是由于就在同帛书的上两行[③],有“柔节先定”句,“先”字写它完全相同。现在有了《恒先》的“先”字同下面“无”(写作“無”)字对照,便清楚了,语文论文《楚简《恒先》首章释义-毕业论文》。 ?      “恒”与“常”通。所以“恒先无有”即“常无有”。《庄子·天下》云: ?      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1,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      前些时在荆门郭店楚简《老子》所附文字中看到《太1生水》,我曾引用上述《天下》1段,推测它可能是关尹1派的遗说[④],因为《老子》虽有多处讲“1”讲“水”,却没有“太1”以及“太1生水”,《太1生水》章乃是《老子》之后的1种。“常无有”也是这样,《老子》有“常(恒)”、“无”、“有”等概念,而不曾说到“常无有”。“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1”,已经是道家较晚的学说形态了。 ?      “、寈、虚”是对“恒先”的描写。李0先生已说明,“”字并不从“樸”的声旁。关于这个字的释读,详见刘钊先生的论文《利用郭店楚简字形考释金文1例》[⑤]。西周金文,宗周钟有“伐”,禹鼎作“伐”,兮甲盘和2003年眉县杨家村所出(佐)盘作“伐”,字均应读为“践”,《恒先》此处的“”必然也是音通相假。我觉得,“”在这里当读为同属从母元部的“全”。简文下面说“全,大全”,“大全”见《庄子·田子方》,所谓“天地之大全”,是大家熟悉的。 ?      “寈”可读为“静”,也可读为“清”。考虑到《恒先》后文有“虚寈为1”(类于帛书《道原》的“虚同为1”),“清虚”见于《淮南子·主术》,似以读“清”更好。简云“清,大(太)清”,“太清”见《庄子·天运》、《淮南子·道应》。 ?      “虚,大(太)虚”,“太虚”见《庄子·知北游》。 ?      “大全”、“太清”、“太虚”等道家特色的词语,都见于《庄子》外、杂篇,《太1生水》的“太1”也见于外、杂的《徐无鬼》、《列御宼》、《天下》等篇。按庄子的活动年代,主要在楚威王、怀王时期,《先秦诸子系年》估计其生卒年为公元前365—前290年[⑥]。《庄子》外、杂1般认为庄子后学的作品,与之在词语上近似的《恒先》的著作时间也不会太早,推想为战国中、晚期之间,公元前300年左右或甚至更迟1些,应该是恰当的。 ?      “恒先”即大全、太清、太虚,也就是道家的道。“恒先无有”,如何演变成万有,这是1个宇宙论的问题。 ?      简文说:“自厌不自忍,或作”,“厌”意为足,“忍”读作“牣”,训为满。道本无有自足,但不自满,于 ?    ?

文档评论(0)

scj1122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5135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