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农业资源利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VIP

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农业资源利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农业资源利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7级专用)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牢固的法纪观念,严谨的治学态度,较强的实践能力,熟练掌握农业资源利用领域所要求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农业资源利用领域技术创新、开发、应用及推广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 1.思想品德要求 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具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理想。 2.业务素质要求 应掌握农业资源利用领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新型的农业推广理念,能够独立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 3.外国语要求 掌握1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研究方向 1.土壤学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土壤培肥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土壤质量管理技术。 2.植物营养学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复混合肥料及专业肥料的二次加工与应用技术、养分资源管理与高效利用技,新型缓控肥料研制与开发、植物营养诊断与推荐施肥技术。 3.农业环境保护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农业环境污染风险评价与控制、污染土壤修复与利用、农业生态系统建设与管理。 4.土地资源与信息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复垦与土地整理、土地信息处理技术。 5.水资源与农业节水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农田土壤水分管理技术、旱作农业与保护地节水灌溉技术。 6.资源环境微生物学 主要方向包括研究环境微生物与分子生态、 废弃物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和土壤系统生物学与资源挖掘等。 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4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低于28学分(学位课不低于22学分,选修课不低于6学分),实践教学环节不低于6学分(不少于半年的校内外实践以及其它形式的实践)。 四、培养方式 1.教学方式 实行校内课程学习和校内外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校课程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一个学期。在校内外本领域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生产管理等实践工作时间不少于半年,实践工作完成后须提交实践总结报告。学位论文既可结合实践工作完成,也可在校内科研基地进行应用技术研究完成。 2.指导方式 学位论文指导实行校内外双导师负责制。校内导师应具有我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校外导师一般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当水平人员担任。若校外导师为招生导师(第一导师),则校内导师(第二导师)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并具有博士学位。校内导师侧重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在校期间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答辩等工作。校外导师侧重负责指导实习和实践过程管理。学生的论文选题、研究指导和论文写作指导由两位导师共同承担。 3.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方式采取听课、讨论和自学相结合,考试及格方能取得学分。 4.学术报告 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须参加导师所在团队组织的学术活动。毕业前每人做2次以上读书报告或提交3份读书报告笔记,提交1份文献综述报告、1份研究进展报告。报告时间由学生与校内导师协商确定。 5.实践教学 实践环节须深入本领域校内外基地,与科技攻关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指导教师须为研究生制定详细的实践学习计划,并指导其开展实践工作。实践期满后研究生要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培养单位应对研究生的实践环节进行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按3年基准学制安排。 同等学历或跨专业攻读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研究生,须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门,成绩合格但不计入总学分。 非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农业资源利用领域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学 位 课 程 公共学位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必修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1 必选其一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1 第一外国语 48 3 1 必修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 32 2 1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 32 2 1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32 2 1 领域主干 课程 农业资源利用与区划 32 2 1 必修 农业资源利用技术 32 2 1 农业资源利用技术开发与推广(案例) 32 2 1 农业资源利用研究法 32 2 1 农产品生产安全评价与控制 32 2 1 选修课 农业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32 2 2 任选其中3门 农业资源经济学 32 2 2 土壤质

文档评论(0)

157****5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