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学院优势特色学科宣介绍.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民族学院优势特色学科宣介绍 湖北民族学院是一所综合性、多层次办学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湖北省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涵盖理、工、文、法、农、医、教育、管理、经济等9大门类,现有在校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学生近20000人。 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有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有硕士点6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19个;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科2个,3个专业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在2008年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评审中,我校有4个学科被评为优势、特色学科,其中“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利用”学科被评为湖北省优势学科,“民族学”、“文艺学”、“中医基础理论”3个学科被评为湖北省特色学科,充分凸显了我校的办学特色。 一、湖北省优势学科: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利用 湖北民族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利用学科,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是“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科,现为湖北省优势学科。该学科多年来立足于武陵地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服务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基础理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技术、野生植物资源利用和天然产物开发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优势和特色。 1.学科团队 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利用学科,现有团队成员2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及相当职称9人,讲师8人;有博士8人,硕士13人;有硕士生导师13人;有楚天学者1人,湖北省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湖北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1人,是一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相对稳定、团结进取、乐于奉献的学科团队。 2.学科基地(平台)建设 该学科于2005年建成“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07年建成“湖北省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学科所属的园艺专业,2008年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一类特色专业。2004年~2008年相继在星斗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七姊妹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坪坝营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了三个校外科研基地;建成了一个面积为20公顷的校内试验基地,包括森林、茶园、果园、树木标本园、药用植物展示园、苗圃、科研试验区;建成了一个2500m2的智能化温室大棚。目前该学科具有良好的科研平台,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为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3.主要学科带头人 陈少良,男,河北霸州市人,1969年6月生,回族,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后、“洪堡学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二等奖获得者,湖北省杰出青年。现任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和技术学院教授、博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同行评议专家,国家863计划专家库专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专家库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和“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林学会高级会员,兼职 “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北民族学院“楚天学者”特聘教授,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利用学科学科带头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评审专家,受邀为国际刊物《Planta》、《Tree Physiology》、《Trees: Structure and Function》、《Scientia Horticulturae》、《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Egypti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和国家级刊物《自然科学进展》、《植物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报》、《生态学报》、《林业科学》、《林业科学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中、英文版)、《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等评阅稿件。科研工作主要是深入研究树木抗旱耐盐机制、促进树木抗逆性遗传改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863”、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等课题。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在《Tree Physiology》、《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等SCI源刊发表论文13篇,在国内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著被SCI引用百余次,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林学会“梁希”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 汪兴平,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属高校跨世纪学术骨干,湖北省百千万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主要从事于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权威、重要核心刊物上

文档评论(0)

137****48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