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京派”与“海派”电子教案.pptVIP

第四章 “京派”与“海派”电子教案.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京派之由来 流派大多是文学史家的命名,因是事后的追认,往往偏离原初的语境,因此对同一流派的指认就出现了许多分歧。 “京派”与“海派”也是一对歧义丛生的流派指称。作为一对互生的命名,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引发的论争,在当时多泛指一种文风或学风,没有具体的内涵与外延。但在文学史研究中,“京派”、“海派”研究蔚为壮观。 1.“京派”与“海派”之争 沈从文《文学者的态度》(1933)、《论“海派》(1934) 鲁迅《“京派”与“海派”》 (1935) 苏汶《文人在上海》(1933年)等 2. “京派”的报刊 《骆驼草》,1930年,周作人、废名等 《大公报·文艺副刊》,1933年,杨振声、沈从文等 《文学季刊》,1934年,郑振铎、靳以等 《水星》,1934年,靳以、卞之琳等 《学文》,1934年,叶公超等 《文学杂志》,1937年朱光潜、常风等 3. “京派”的沙龙 周作人苦雨斋群落 林徽因“太太的客厅” 朱光潜慈慧殿三号读诗会 《大公报》来今雨轩茶会和丰泽园聚餐会 4.“京派” 的成员 从《语丝》分化出来的《骆驼草》成员 从《新月》分化而来的《学文》成员 朱光潜、梁宗岱、李健吾等30年代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学者 30年代初从北大、清华、燕大等毕业的李广田、卞之琳、何其芳、常风、萧乾等年轻作家 二、“京派” 的作家与作品 追求艺术独立性,坚持审美本位主义 追求对乡村牧歌抒情诗式的表现 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借鉴与对古典艺术的化用 1.废名 废名的牧歌大都在20年代唱完了。处于“京派”期的他还有未完成的《桥》,以及《莫须有先生传》,却已趋于极端的形式实验了。他对“京派”的影响却深远的很,在小说上影响了沈从文,在诗歌上影响了卞之琳、何其芳等人 20年代的《竹林的故事》、《桥》具有后世推崇的“京派”风味 1·1《竹林的故事》 风景与人情的静美:《桃园》 对乡间奇人的刻画:《火神庙的和尚》 语言的简洁、风格的冲淡:太阳当顶时,林茂无鸟声,过路人不见水的过去。如果是熟客,绕到进口的地方进去玩,一眼要上下闪,天与水。停了脚,水里唧唧响,——水仿佛是这一个一个的声音填的! 1·2《桥》 上半部写童趣,下半部写情爱,文章到最后陷入了过度的冥想中。 连环画的结构,各节独立成文。 对情与景的细节与个性的过度关注,以至小说只能出以跳跃或断裂的文字与结构:琴子不但听见鸟鸣,更听了细竹唱,她醒得很早,只要看一看她的眼睛便知她早已在春朝的颜色与声音中了。她的眼睛多么清澈,有如桃花潭的水,声响是没有声响,而桃花不能躲避她的红。 2. 沈从文 与废名的清冷超脱相比,沈从文显得太热情了。沈从文也写乡土的安好,更多了对风土人情蛮力与激情一面的描写。 沈从文对文学的实验更为多样化,与废名保持了同样的进程;对世界的观察更为全面,常称自己为乡下人,因此乡土之外有对立的城市图景。 2·1《边城》 《长河》 主题:平静的乡土中的悲欢离合,忧伤之中却是从容的 结构:前后呼应,结构完整 语言:较为简洁凝练,带着几分华丽 主题:沈从文打算写变动中的乡土,但写出来的仍是乡土的美的一面,有《边城》所没有的恐慌与焦灼 结构:较为松散,甚至没来得及结束 《长河》与《边城》有异有同,但它没来得及展开便遗憾的结尾了 3. 萧乾《梦之谷》 “忧郁者的自白” 梦的美好与易逝 继承了废名《初恋》、《柚子》,沈从文《边城》的主题,却别有滋味,更多现实的纠结与苦痛 4. 师陀《果园城记》 “牧歌风味的幽闭” “封建式的罪孽” 诗意与反讽的并存,与萧乾一样的“京派”支流。将小城赋予人格,这一诡秘手法的成熟是他的中篇小说《无望村的馆主》 5. 李健吾《心病》 李健吾以戏剧与批评著称,但在小说方面却是极端实验化的,《心病》这一长篇小说是对意识流写法的尝试 对内心的挖掘,日记体、意识流等形式的交叉运用 叙述角度的多变性,灵活使用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 6. 林徽因《九十九度中》 小说的形式是由众多纷乱的场景拼贴而成 人物的意识流推动情节的进行 精英视野下的平民关怀,人生无常的感叹 7. 李劼人《死水微澜》 李劼人偏处四川一隅,可谓无党无派。其长河型历史小说深受法国现实主义影响,在中国却独树一帜。《死水微澜》为其代表作 小人物折射的大历史 别有风味的四川

文档评论(0)

today-is-pqsczl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