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画同位与声画对位的艺术效果.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声画同步和声画对位的艺术效果 08 广电 080105001 张晓琼 狭义的电视解说词是指电视纪录(专题)片所叙写的说明性、解 释性的文字, 其本质上是一种画外音, 是制片人为特定的画面内容特 意制作的字幕或解说,它承担着解释、补充、说明画面并拓展画面深 度和广度的任务。 在影片中解说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是引导画面走 向的线索,是主题的灵魂所在。 电视解说词的创作涉及到 “说什么?”、“怎样说?”、“什么地方 说?”、“说多少?”,其中“什么地方说?”是探讨解说词的位置关 系。从声音与画面的关系来分析, 我们把解说词的位置表现手法分为 声画同步和声画异位, 二者虽有差别, 但行为艺术上的相结合却使得 影片内容表现流畅和融洽。 声画同步是指影片中声音与画面的协调一致。自声音进入电 影后,电影即由纯粹的视觉艺术变为视听结合的艺术。电影画面 不再只是动作的影像,还配有声音。这两种电影元素交互作用, 彼此配合,构成声画结合的不同蒙太奇形式。声画同步是其中最 原始、最常见的一种。在解说词领域声画同步定义为解说词和电 视画面表达的内容具有一致性,俗语解释为:说一就是一,说二 就是二。 分析《大国崛起》之法国“激情岁月”篇 : 解说词和画面:这是一本 200 多年前的记事本(全景:略带 陈旧的红色记事本) ,它的主人是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特 写书的中缝,英文书写的作者名字。 )国王的日记写的非常简洁, 除了在出门打猎的日子里,记载猎物的数量之外,其他的时候, 都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 (全景翻开的日记,页面记载了日记内 容。) “14 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 1789 年的描述, (镜头拉近,特写 7 月 14 日的记载,并带有特效,突出这天的重 要性。) 从上文的分析来看,画面的构图简单,但却利用特写突出了 主题,让画面场景表现强烈的现场感,具有较强的视觉说服力。 既表达了制作人的意图,又体现了法国历史的厚重感。声画同步 在影片中主要在于加强画面的真实感,提高视觉形像的感染力。 从受众角度分析,通俗易懂的画面语言,观众易于理解,更能引 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达到影片的教育意义。 声画对位是指声音和画面形像分别表达不同的内容,各自独 立发展,即在形式上不同步、不合一,但两者又彼此对列、彼此 配合、彼此策应,分头并进而又殊途同归,从不同方面说明同一 事物的涵义。这种声画结构形式,称为声画对位。它是一种声画 结合的蒙太奇技巧,能产生声音和画面形像各自原来不具备的新 的寓意,包括对比、象征、比喻等效果,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 最早在理论上提出这种见解的是爱森斯坦,普多夫金,亚历 山大洛夫。三人于 1928 年发表《关于有声电影宣言》 ,主张 “把声 音当作脱离了视觉形象的独立因素 ”使用。电视新闻也可采用这种 结构形式。对于形象活动有特点,能明白传达的信息,而观众疑 问又是画面无法表达的新闻, 以及记者没赶上现场拍摄有关画面, 但又非得报道的重大新闻可采用声画对位。 1992 《河南第一位落 企博士后刘佑全》因是非事件性新闻,在报道时采用声画对位即 画面与解说对列。 分析《雕刻家 —刘焕章》: 解说词:从前我是用速写来积累创作素材的,现在改为捏泥 像的方法。有这么一件事,过去很多年了 ,但我还是觉得非常有 趣。那是在一个医院的门口,我正给一位画老太太素描,没想到 给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