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陕师大附中11-1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会员独享】.docVIP

陕西省陕师大附中11-1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会员独享】.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PAGE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PAGE 15 用心 爱心 专心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陕西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先秦诸子) 【试卷说明】:考查范围:语文(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要求书写工整。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试卷请自行保留。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敬”的当代价值 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学界一般以“礼”和“仁”为核心,认为孔子继承了周礼,发展出“仁”的思想,因而着重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当代意义。其实,在“礼”和“仁”之中还有更本质性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可以用“敬”来概括。 礼最早是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天”、“神”面前,人自然产生敬畏的心理。其中的敬是出于内心的崇拜仰慕,而畏则是害怕受到惩罚。最早的礼活动即内含着这种敬畏的心情。 礼由祭祀的仪式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时,“敬”作为内质也留存下来。这种“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而且其发自内心,即出于天赋,由“敬”而发的礼活动也就合乎天理,具有道德价值了。因此在国家政治活动中要求“敬”,社会的一切活动和个人的修养也以“敬”为内核。 孔子继承“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敬”的精神。在《论语》中,“敬”出现21次,频率颇高。这些关于“敬”的阐述,有继承,也有发展。关于祭祀活动,孔子继承了上古对“天”和“神”的敬仰态度,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思敬”。即使“敬鬼神而远之”一语,强调实践理性的重要性,也告诫人们对于鬼神要有敬畏的心态。关于政治活动,孔子也承传了西周以来的敬谨精神,故而回答鲁哀公说:“治礼,敬为大。”孔子对于“敬”的发展,在于把它扩展为普通人对待事物的敬业精神。“敬”原本主要表现在人对神、臣民对君王等下对上的关系上,孔子以后则成为所有社会成员为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论语》中出现的21次“敬”中,关于敬事的即有18次。而且,由“礼”中发展出来的“仁”也以“敬”为本。一般认为,“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形式,故而许多学者着重以“仁”为核心建构孔子的思想体系。其实,“仁”之中也必有“敬”的精神。没有发自内心的“敬”,也就没有真切的仁爱之情。 这种“敬”的思想较之“礼”和“仁”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具有当代意义。“礼”和“仁”的思想建立在小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小农业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国家不过是一个家族对其他家族的统治,个人只是家庭成员,而家庭主要由血缘关系构成。当代社会,已经走出了小农业文明时代,家庭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也日趋势微。而由于“仁”的观念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有着疏近等差的特性,因而在现代社会中就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此不同,“敬”是人类在远古时期就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面对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从远古主要对于自然的敬畏,到殷周以后更多的对于社会中年长者、位尊者的敬重,再到孔子普遍要求的为人行事的敬,“敬”的外延在扩大,其抽象的内涵也一直延伸着。 1.下列选项中关于“敬”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敬”最早源自我国远古时期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 B.“敬”以其发自内心、出于天赋的特性而成为一切社会活动和个人修养的“内核”。 C.“敬”原本主要表现在人对神、臣民对君王等下对上的关系上,孔子以后则成为所有社会成员为人做事的基本原则。 D.“敬”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在面对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 2.下列对“仁”、“礼”、“敬”之间关系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礼”和“仁”都以“敬”为本,“敬”保障了“礼”和“仁”的发展可能。 B.孔子继承周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敬”的精神,并从“礼”中发展出了“仁”。 C.比起“礼”和“仁”来,“敬”的思想更能代表孔子的思想,更符合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 D.“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形式,二者之中都有“敬”的精神内涵。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分) A.“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因此使“礼”由祭祀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 B.孔子对于“敬”的贡献,在于把它发展成为诸如敬重年老位尊者等为人行事的基本原则。 C.在家庭作用日趋势微、血缘关系愈加淡薄的现代社会中,“仁”的局限性越来越大。 D.深入认识“敬”的精神,有助于更准确地领会孔子思想中的“礼”和“仁”的内涵。 古代诗文阅读(31分) 文言文阅读(1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