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一地球的圈层结构共31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一地球的圈层结构共31张.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作者: 湖北省麻城市第三中学 项晓东 ? 学习目标 1. 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 应用。 2. 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圈层特点。 3. 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意义。 自主预习 1. 分层依据:① 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 2. 结构划分 (1) 地壳:地表至② 面之间的部分,由岩石组成,平均 厚度为③ 千米。 地震波 莫霍 17 (2) 地幔 ? ? ? ? ? ? ? 位置:莫霍面以下至 ④ 面之间的圈层 软流层: ⑤ 上部,物质处于熔融状态, ⑥ ____ 的发源地 古登堡 上地幔 岩浆 (3) 地核:⑦ 面以下至地心,由外地核和内地核两 部分组成。 古登堡 思考 当某处发生地震时,附近有明显震感的城市中,街道 上的行人与湖中船上的人的感觉是否一样,为什么? 答案 不一样。 处于街道上的行人首先感到地面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晃动, 因为陆地上纵波、横波都能通过,且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处于行船上的人只能感到上下颠簸,因为水只有纵波能通过。 合作交流 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 探索地球内部圈层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热点。探索地 球内部圈层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进入地球内部观察,虽然这 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是不可行的。 假如你乘坐一辆既能耐高温高压,又能穿透坚硬岩石的微 型汽车,正进行一次穿越地心的科学探险活动。下图是 “ 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 。 假如汽车上的车载仪表和各种感应器记录下了沿途的见 闻,那么: (1) 地壳的组成物质主要是什么? 答案 地壳的组成物质主要是岩石。 (2) 软流层是在上地幔上部还是上地幔顶部,为什么有人认 为它是岩浆的发源地之一? 答案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由于该处放射性元素衰变 积累的热量可能使岩石处于熔融状态,因此有人认为它是 岩浆的发源地之一。 (3) 外核的物质状态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 外核的物质状态可能为液态,因为此圈层横波不能 通过。 特别提醒 地壳 ≠ 岩石圈 地壳与岩石圈的内涵不同,具体区别如下: 厚度 范围 联系 示意图 地壳 平均 17 千米 地表至莫霍面 岩石圈不仅包 含地壳而且还 包含上地幔顶 部(软流层以 上)部分 岩石圈 70~100 千米 地表至软流层 练习巩固 日本探测船 “ 地球号 ” ,从海底向下钻入 7 000 米深处,进行 探测、钻孔、取样。这是人类首次尝试钻入地幔层,科学家 希望能够揭开地震的成因。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下列关于 “ 地球号 ” 探测船的钻探深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此次钻探能够完全揭开地震的成因 B. 此次钻探是迄今为止人类第一次地球钻探 C. 此次钻探的深度只能到达地壳 D. 此次钻探可达莫霍面 解析 地壳平均厚度 17 千米,地壳大陆部分较厚,平均厚度 约 35 千米,大洋部分较薄,平均厚度约 7 千米。此次钻探从 海底向下钻入 7 千米,能够穿过莫霍面,到达地幔。 D (2) 有关此次钻探到达的地下圈层及圈层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地壳 由岩石组成,厚度均匀 B. 地幔 上部由岩石组成,密度较大,有软流层 C. 地核 分外地核和内地核,以铁、镍为主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 结合上题可知,本次钻探可达地幔,不能到达地核, 而地壳厚度不均匀, B 项中关于地幔的叙述是正确的。 B 自主预习 1. 对流层 (1) 特点:气温随⑧ 的增加而⑨ ,空气⑩ ________ 十分显著, ? 变化最大 (2) 作用:与人类关系密切 高度 对流运动 降低 天气 2. 平流层 (1) 特点:气温随 ? 增加呈明显 ? 趋势,空气大 多作 ? 。 (2) 作用: ? 层保护生物;利于 ? 。 3. 高层大气 (1) 特点:密度非常小;存在 ? 。 (2) 作用:电离层能够反射 ? 。 高度 递增 水平运动 臭氧 航空飞行 电离层 无线电波 思考 从纽约飞往伦敦的一航班,正飞行在万米高空, 前方突然乌云翻滚,为躲避空难飞行员最好采取什么方 法?为什么? 答案 从飞机的飞行高度和所遇到的现象可知,该飞机 飞行在对流层顶部,为了躲避空难,应该迅速提升飞行 高度进入到平流层中,因为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大气平稳,天气晴朗,利于航空飞行。 合作交流 读 “ 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 ” ,完成下列问题。 (1) 填出大气层的名称: A_______ , B_______ , C ________ 。 (2)A 层 气 温 变 化 的 规 律 是 __________________ ,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文档评论(0)

zhaohuif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