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一地球的圈层结构资料共49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一地球的圈层结构资料共49张.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生物与其环 境共同组成的特殊圈层。生命 活动渗透到大气圈、水圈和岩 石圈中,成为地球上最具活力 的圈层。 返回 旱 生 植 物 水 生 植 物 生 物 圈 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外部圈层以及 岩石圈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形成了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而 四大圈层的结合层是土壤圈层。土壤圈层 是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核心。 岩石圈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岩石圈 生物圈 水圈与大气圈 紫色土 — 矿物质中含磷、钾养分;黑土 — 有机质含 量高;沼泽土 — 水分太多,空气太少;沙漠土 — 有 机质少,水分少,空气多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一章 行星地球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 、地震波 (1) 地震波的定义 (2) 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分类 特 点 所经物质状态 传播速度 共同点 地 震 波 纵波 横波 固体 液体 气体 固体 较快 较慢 遇到不同介质, 传播速度会发生 变化 地震波 纵波 P 横波 S 想一想: 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 有什么感觉?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在海洋中航行的人和空中飞行的飞机呢? 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借助于地震波的方法来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A 地幔 地核 B 莫霍面 古登堡面 横波 纵波 地壳 15 4000 3000 2000 5000 6000 1000 速度(千米 / 秒) 9 12 6 3 0 F E 岩石圈 17 千米 2900 千米 2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深 度 ( 千 米 )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界面 深度 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分界意义 莫霍界面 17km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 都明显增加 地壳与地幔 古登堡界面 2900km 纵波的传播速度 明显下 降 , 横波 完全消失 地幔与地核 纵波横波 波速都明 显增加 纵波波速 突然下降, 横波完全 消失 2900 0 3 6 9 12 15 速度 /km.s -1 33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深 度 /km 900 5150- 外核 地面 17 千米 莫霍界面 2900 千米 地心 古登堡界面 上地幔 下地幔 内核 S 、 P 增加 S( 消失 ) P( 突然减小 ) 地 幔 地 壳 地 核 900 5150 17 17 I.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突然发 生了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II. 据此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可能是什么状态? 地幔 : 横、纵波都能通过,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 地核 : 横波消失,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 说明物质状态可能发生了变化 活动 地壳 ? 由岩石组成,坚硬 ? 平均厚度 17 千米,陆壳厚, 洋壳薄 地幔(上、下地幔) ? 2800 多千米 ? 分为上地幔和下地慢, 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 ? 其余组成是固态 地核(内、外核) ? 3400 多千米 ? 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 外核是液体,内核是固体 岩石圈 地壳 + 上地幔顶部 纵横波 分层 厚度(千米) 状态 组成 温度压 力密度 地 壳 P 、 S 波 的波速突 然增大。 (莫霍面) P 、 S 波 的波速突 然减小, S 波甚至 消失。 (古登堡 面) 大陆部分平均 35 大洋部分平均 7 整个地壳平均 17 固态 地 幔 上地 幔 上地幔顶部 固态 上地幔上部 软流层 上地幔下部 固态 下 地 幔 下地幔 固态 地 核 外核 内核 1000 2900 5000 液态 固态 铁镁的硅 酸盐类物 质,由上 而下铁镁 含量逐渐 增加。 以铁镍为 主,并含 少量较轻 元素。 逐 渐 增 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huif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