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3015-2019红松梢斑螟啮小蜂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pdf

DB22T3015-2019红松梢斑螟啮小蜂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01 B 16 DB22 吉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3015—2019 红松梢斑螟啮小蜂人工繁育及应用 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mass rearing and applying of Baryscapus dioryctriae 2019 - 05 - 27 发布 2019 - 06 - 17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DB22/T 3019—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丽文、李兴鹏、李亚男、左彤彤、陈越渠、毛赫。 I DB22/T 3019—2019 红松梢斑螟啮小蜂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松梢斑螟啮小蜂(Baryscapus dioryctriae)人工繁育、应用和防治效果调查。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替代寄主蛹人工繁育红松梢斑螟啮小蜂防治果梢斑螟(Dioryctria pryeri),可 供防治其它鳞翅目蛀食类害虫参考。 2 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果梢斑螟 Dioryctria pryeri (Ragonot) 属鳞翅目Lepidoptera 螟蛾科Pyralidae,是为害红松Pinus koraiensis 球果及枝梢的蛀食害虫。 2.2 红松果梢斑螟啮小蜂 Baryscapus dioryctriae Yang Song 属膜翅目Hymenoptera小蜂科 Chalalcididae,是果梢斑螟的寄生性天敌。其形态特征参见附录A, 生物学特性参见附录B。 2.3 蜂种 original species group 自然环境条件下收集的红松果梢斑螟啮小蜂个体或室内人工繁育的第1代、第2代个体。 3 人工繁育 3.1 基本设施和备品 3.1.1 设施 接种室、育蜂室、冷藏室、暗室等及接蜂箱(柜)、冰柜、生化培养箱、解剖镜等。 3.1.2 备品 形管、广口瓶、培养皿、刀片、镊子、剪刀、软毛刷、尼龙纱(80目)、黑布、皮筋套、脱脂棉、 消毒液等。 3.2 繁殖寄主选择及保存条件 3.2.1 繁殖寄主用螟蛾科昆虫蛹 3.2.2 储藏温度 4 ℃~5 ℃,相对湿度 RH 65%~RH 75%。 3.2.3 储藏时间不宜超过 15 d。 3.3 蜂种采集 1 DB22/T 3019—2019 3.3.1 果梢斑螟蛹期 应 6 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