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中药与方剂.ppt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中药与方剂 唐 林 第一章 中药与方剂 第一章 中药与方剂 1、历代本草著作 2、中药性能 3、中药功效与主治病症 4、中药配伍 5、方剂与制法 第一节 历代本草代表著作简介 神农本草经 托名“神农” 汉代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三品分类,初步奠定中药学理论基础 365 本草经集注 魏晋南北朝 陶弘景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初步确定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的模式 730 新修本草 唐 首创图文并茂 第一部药典 850 证类本草 唐慎微 宋 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 1746 本草纲目 李时珍 明 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大总结 1892 11000余首 纲目拾遗 赵学敏 增收新药数目之冠 921/716 中华本草    载药最多 8980 第二节 中药性能 含义 确定依据 四气 寒、凉、温、热四种药性(平性) 药物作用与人体的反应,与所治病症寒热性质相对 五味 辛甘酸苦咸 (淡、涩) 药物真实的滋味。指药物的治疗作用(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升降 浮沉 是指药物作用的趋向 药物的质地,药物的气味厚薄,药物的性味 升浮(辛、甘、淡) 沉降(酸、苦、咸)功效 归经 作用部位 临床疗效中观察 有毒 无毒 偏性毒性或副作用 含不含有毒成分,整体是否有毒,用量是否得当 一 四气 四气 所示效应 不良作用 寒凉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 伤阳助寒 温热 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脉、回阳救逆 伤阴助火 二 五味 酸 能收、能涩 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甘 能补、能缓、能和 腻膈碍胃,令人中满,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辛 能散、能行(行气、活血) 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苦 能泄、能燥、能坚(坚阴) 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咸 能软、能下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咸味药不宜多食,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尤当如此。泻下通肠,脾虚便溏者慎用 淡 能渗、能利 伤津液,故阴虚津亏者慎用 三 有毒无毒 特性 不良反应;药物总称,药物偏性 引起不良反应因素 品种混乱 、误服毒药、用量过大、炮制失度 剂型失宜、疗程过长、.配伍不当、管理不善辨证不准、个体差异、离经悖法 影响有毒无毒的因素  品种、来源、入药部位、产地、采集时间、贮存、加工炮制、剂型、制剂工艺、配伍、给药途径、用量、用药次数与时间长短、皮肤与黏膜的状况、施用面积的大小、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种属、证候性质,以及环境污染  使用有毒药的注意事项  用量要适当、采制要严格、用药要合理、识别过敏者 分类 治疗学分类 对因 功效 驱邪 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泻下、解毒、杀虫 扶正 补气、助阳、滋阴养血 调节脏腑气血 疏肝理气宣肺。潜阳、熄风、开窍、活血等 消除病理产物 消食、利水、祛痰、排石、排脓 对证功效 截疟、通鼻窍、利胆退黄、祛风湿 对症功效 止痛、止血、止呕、止咳、止汗、平喘、涩精止遗等 对现代病 降血压(夏枯草)、降血糖(天花粉)、抗肿瘤(半枝莲)降血脂(决明子)等 第三节 中药功效与主治病症 第四节 中药配伍 七 情 配 伍 单行 独参汤 相须 石膏配知母 增效(利用) 相使 黄芪、茯苓 相畏 半夏畏生姜 减毒(毒烈时考虑) 相杀 生姜杀半夏 相恶 人参恶莱菔子 减效(注意) 相反 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 增毒(禁止) 中成药 配伍 功似配伍(病症单一、症重) ; 功异配伍(多种病症,病情复杂) 第五节 方剂与治法 包含要素 常用治法 汗、吐、下、清、消、和、温、补 组方原则 君:主病、主证 臣:辅助、兼证 佐:佐助(次要兼证)、佐制、反佐 使:引经、调和 组方变化 药味加减(臣、使、佐) 药量加减、变化剂型 依据中药药性理论,清热祛湿药的性味多为 A、苦温 B、苦凉 C、苦寒 D、苦干 E、苦微温 C 方剂的组成原则,关于佐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直接治疗兼病的药 B、减缓君臣药毒性的药 C、减缓君臣药烈性的药 D、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 E、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 A A收敛固涩 B发散,行气 C补虚,缓急 D坚阴,通泄 E软坚散结,泻下通便 依中药药性理论 41、辛味所示的作用是 42、苦味所示的作用是 43、咸味所示的作用是 B D E 安神药主归 A、脾经 B、心经 C、肺经 D、胃经 E、肾经 B 下列哪些不是确定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 A、药物的效用 B、药物的性味 C、药物的气味厚薄 D、药物的质地轻重 E、疾病的部位 E 下列属于对症功效的是 A、除湿 B、杀虫 C、清热 D、止血 E、祛风 D A.治疗主证的药 B.治疗主病的药 C.助君药治兼证的药 D.引药直达病所的药 E.消除君药毒性的药 <1> 、使药的含义之一是

文档评论(0)

134547gg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