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三 第2节 压缩语段(共56张PPT).ppt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三 第2节 压缩语段(共56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4 [2013·浙江高考]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字数不超过25个字。 太阳怨云:“你为什么总是匆匆跑掉?”云怨风:“你为什么吹得我站不住脚?”风怨太阳:“你为什么总是用灼热的鞭子赶着我跑?” 最后,雨一直下不来,禾苗干死了。 答: 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概括寓意需结合寓言故事的内容全盘考虑,并由故事表面出发,结合生活现实揭示深层意蕴。 [答案] 示例:讽刺那些不承担责任、互相推诿而误事的现象。 (二)拟写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即运用一句话,采用标题新闻的语言表达形式,完成一篇新闻稿件的报道任务。要能够揭示新闻事件的内容及意义,要求有必要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使人一读就知道谁干了什么事情(或什么事情怎么样),一般常用主谓句。2012年浙江卷在概括新闻内容考点后,另加试了一道题目:“谈谈你的看法”。这类试题是一个开放性题型,要求考生必须首先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对自己的观点进行简单阐述。 (三)拟写导语 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一般在开头,要点是要用精练的语言将消息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必须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除此之外还要有新闻背景,即事件的起因和结果,或简明扼要的评价。 (四)压缩主体 新闻的主体部分包括新闻要素,其在事件的顺叙中,有时还插入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其他相关内容。压缩主体时,要删去那些插叙、补叙部分的背景材料及其他相关内容。 (五)拟写结尾 结尾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用于揭示事实的意义,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般基本要素“人物”“事件”要出现,其他要素往往不必出现。 务。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答: 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属于下定义类题型。这种下定义题型既有信息采集的要求,也有语言组织的考查,重要的是对于概念的理解与概括。首先通读文段弄明白4G是一种通信技术;然后要筛选这种通信技术的本质特性,即“集3G与WLAN于一体”“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 Mbps”“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等。抓住这些主要信息,再进行概括整合即可。 [答案] 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且图像传输质量高、速度快,价格适宜,计费方式灵活,覆盖区域广的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 (一)关注话题 任何语段,总是围绕着一个话题展开,体现话题的词语一定是关键词之一。 (二)关注关键句 有些语段中的句子起到关键的作用,或提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承上启下,或总领总结。抓住这些句子,就会理出关键信息的方向,顺藤摸瓜,就能找到相关的关键词。 (三)关注语意层次变化 语段的句间关系不同,关键词的位置就不同。 (四)关注高频词 作为重要内容,语段中或反复强调、或多方论述或全面介绍,关键词语亦必会反复出现。 细研经典 例6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辗转奔向江河湖海。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于水生生物体内。 答: 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答题时首先要注意语段中这样几个词,“当……”“接着”“此时”“最终”,由此不难看出所给语段重在介绍该反应的过程,这样在每个阶段寻找重点词语即可,可从“吸碳”“分泌”“催化剂”“略施魔法”“光合作用”等词语中进行排查。 [答案]  (1)吸碳 (2)“略施魔法” (3)光合作用 在几十年文学创作道路上,莫言对祖国怀有真挚情感,与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联系,潜心于艺术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莫言一直身处中国文学探索和创造的前沿,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和奋斗中汲取思想力量,以奔放独特的民族风格,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莫言的作品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喜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莫言的获奖,表明国际文坛对中国当代文学及作家的深切关注,表明中国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意义。希望中国作家继续勤奋笔耕,奉献更多精品力作,为人类的文化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作家协会 20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zzcghls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